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三十二章 牌位(2 / 2)

嘶,不敢想,不敢想。

看来得让礼部多提几次选秀纳妃的事,不然大幽后继无人,危矣。

吴大一行人很快就扛着几根竹子回来了,按吴依说的去了竹尖和竹叶,只保留了竹身最粗大的部分。

秦钰拿出随身带着的匕首,在竹子截面正中偏右的位置划拉下去,去掉里面的结,得到了一个两米长的中空竹子。

吴依让他把竹子放到水池里,很快就有水顺着竹子往下流。

“吴大哥,你看,只需找来足够多的竹子,把它们绑在一起,或者用榫卯结构把竹子连在一起,就能把水源源不断地引下山去。界时只需在山脚挖个水池便成。”

吴大嘿嘿傻乐着,过了好一会儿才问:“那个什么结构是什么意思?”

吴依耐心地解释着:“就像你家里的桌椅,要连在一起,有的木头上得挖洞,有的木头上得削出与之相匹配的形状塞进洞里,这样不但牢实还密不透风,这就是榫卯结构。”

“公子,你这么一说我就明白了,这个简单,不就是弄出很多条相结的桌子腿儿吗?村里人都能干,这事能成。”

“能成便好,你们看要不要在不同的方向多引几道水下去,这样能省下不少担水的力气。”

“好,好,多谢公子指点,公子大恩,我们吴家村一定世世代代记在心里,敢问公子名讳,我们为你立个牌位。”

牌位?那不是死人才立的吗?

“不,不必了,我也姓吴,我们五百年前都是一家人,不必如此见外。”

“嘿,我就说嘛,我一见公子就觉得面善,交谈之后更觉得亲近,原来还有这样的渊源。”

解决了村里最大的难题后,吴大一改吐字如金的习惯,跟吴依聊了很久。

把村子的由来,这些年怎么过的,今天的事会给村子带来多少改变通通说了一遍,口干舌躁时便拿起竹筒里的水灌上一口,完全变成了一个话痨。

左右下山无聊,秦越又正好是出来了解民生的,吴依便由着他说,时不时给一点反应,引得他谈兴更浓。

下山时,一群村民等在山脚,见了他们立刻就围了上去。

吴大把已经找到办法引水下山灌溉农田的事情说了,惹来阵阵欢呼,吴依听着,那些声音已经正常了许多。

“这都是吴公子想出来的办法,大家伙儿得好好感谢他。”

吴大话音刚落,吴依便觉得身子一轻,被好多双手举起来抛到了空中,吓得她哇哇大叫起来。

几次起落之后,才觉出些趣意。

众人将他放下来,都崇敬地看着她不说话,像是等着她说点什么。

还没来得及酝酿出什么有内涵的话,吴依的肚子发出阵阵抗议,不管她怎么用力地按都按不住,惹来一阵善意的哄笑。

她尴尬地看向秦越和吴大,低下头轻轻嘟起了嘴。

饿了。

百姓能过上更好的生活,秦越心中也很高兴,看向吴依这个功臣时,难得地带上了笑意。

“马车上忠保备了点心,快去吃吧。”

“是。”

吴依一蹿就上了车,很快就找到了忠保备好的点心,拿起一块轻轻放进嘴里,香甜软糯不粘牙,让她非常满足。

“公子,你们都是吴家村的恩人,便在村子里吃顿饭吧,都是粗茶淡饭,别嫌弃。”

秦越很想答应,让户部那几个官员体味民生百味,但想到村子里的现状,又拒绝了。

“我们回城也只需半个时辰,点心也能顶上这一会儿,便不在村里用膳了。待秋收之后,我们再来看看。”

“好,好。”吴大将他送上马车,看着吃得腮帮子鼓鼓的吴依,笑着道谢,“吴公子,秋收之后,你可一定要来。”

“嗯嗯。”

秦越自动帮她向吴大翻译:“她会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