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现场的人没人搭理孙大妈的心声,个个忙得热火朝天。
“大嫂,你还杵在这做什么?你不是不相信前两天小伙子过来帮忙抢收的嘛?现在信了吧。”
孙老汉忙着跑前跑后地找瓢,跟女儿一起帮忙装粮食,看到刚刚被他拿扫帚赶的人居然还在。
“哼!有什么了不起的!”
孙大妈甩袖而去,没想到这个老二家两季都丰收,气死人。
“小孙啊,你家这个收成不得了啊,回头下一季我都要来帮忙抢收了。”
王大柱亲自上前舀麦子,越舀越满意。
“那可使不得,您放着,我来舀。”
孙老汉连忙上前帮忙,这个王大爷不知道是什么大官,如此平易近人。
人多力量大,半个小时的功夫,麦子就全部用麻袋打包好了。
“总共8320斤,这个零头留着给你们做种子,其余我都带走了。”
王大柱盯着过磅处,心里默算了一下,亩产七百多斤,在当下到处亩产三百斤不到的对比之下,这个数据就是天文数字啊!
“这可真不得了啊,我们那边黑土壤也达不到这样的高产啊!”
“是啊,是啊,不得了!”
跟在边上一起帮忙的人,惊叹不已,北方粮食高产之地,也就亩产五六百斤顶天了,这七百斤的亩产到底是咋种出来的?
“小孙,你的功劳第一!回头还要多种!”
王大柱不停地夸赞孙老汉,这可真是个种田奇才。
淮海县虽然靠海,但是百姓基本都靠种田过日子的,整个县的经济在全省都是排倒数,让王大柱伤透脑筋,他一心想在自己有生之年,能够看到百姓吃好穿好。
现在这个心愿在孙家这个麦场上看到希望了。
“好好,好好!”
孙老汉笑得眼睛都眯成一条缝了,他想着自家能有稻谷那一季的亩产就很满意了,结果居然翻倍了。
这个增长速度是孙月荷在系统操持下控制的,水稻那一季是第一茬,已经成型的禾苗改造,而麦茬则是从播种就开始。
“诺,扣掉公粮以前一千二百斤,其余的抵算两万四百斤,给你家一半粮票,一半钞票,方便你们用。”
付建强上前跟孙老汉结账,这些本来是打条的,但是王大柱说百姓能种出如此好的粮食,要鼓励!
全额一次性结清!
“领导啊,我家的麦子也长得特别好,你们可要收?”
石奶奶拄着拐棍,颤巍巍地走到孙月荷家门前,大清早乡里领导就带人下来孙月荷家收麦种,全村人都知道了。
王青松被付建强私底下通知,注意周边治安。
他带头在村头巡逻,恰巧看到石奶奶家的麦子,提了一句,跟孙月荷家的麦子相差不大,老太太舍不得吃这样好麦子,为了多换点粮食,鼓起勇气过来问。
“好啊,建强,你带人过去看看,合适的也收了。”
王大柱乐意听到大家都大丰收的喜讯,大手一挥,派付建强出马。
“哎呦,老太太,你家这个麦粒虽然没有孙月荷家的饱满个大,但是也相当了不得了,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