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姑娘,你们这个青菜怎么卖的?”
有个大姐拎着米色布袋子,穿着红大尼,站到摊位前问。
“这都是早上刚摘下来的,现在5分钱一斤!还有咸鸭蛋,3分钱一个,都是家里腌的,好吃得流油!”
“哎呀,这个小丫头片子,嘴巴真厉害,行吧,小青菜给我二斤,咸鸭蛋就来三个吧。”
这个大姐一看穿着就是个有钱的,冬天看到新鲜蔬菜加上新年这段时间荤菜吃多了,自然嘴巴想整点清淡的。
“哎呦,你看隔壁,这么冷的天居然长青菜,生意好的嘞,一会就卖完了。”
边上一个卖棉鞋的大姐,推了推隔壁卖豆芽的大婶,眼神往孙月荷她们摊上瞟。
“就是啊,平常我豆芽挺好卖的,今天被这几个小姑娘一搅和,豆芽生意都差了。”
卖豆芽的大婶一边说,嘴里还吐着瓜子壳。
“哈哈,要不你下次集改卖青菜?”
......
“哎呀,赵工新年好啊,你看上谁家的姑娘了?”
王青松明知故问。
“我想请书记帮我去向孙月荷家提亲,属于我自己的房子已经造好了,两层独门小楼,”
赵工细细地将家里情况跟王青松说一遍,然后态度诚恳地看向王青松,那意思就是我能不能说上媳妇就看书记您了。
“哈哈哈,好,月荷这孩子是真好,吃苦耐劳又上进。”
年前孙月荷参加淮海中学的考试,获得入学资格的事情,村里人跟赵工都知道。
赵工新年被父母催婚,一咬牙干脆就把孙月荷的事给说了,父母对孙月荷家是农村的看不上,但是拗不过儿子的痴缠,就答应回头如果她考上大学再说。
她们不知道孙月荷是插班生,因为就是正规读高中的,赵工担心父母反对,也没有细说。
“麻烦书记了,事成必定重谢。”
赵工今天穿着藏青色长大衣,精神抖擞,拎着礼盒,看上去一表人才,王青松叹息自己没有女儿,否则农村姑娘找这样的女婿是真的很有面子了。
“你等着,我这就去。”
......
“孙二,喜事临门,我来给你贺喜了!”
王青松到孙月荷家的时候,三姐妹都不在家,一问才知道三姊妹去赶集了。
“书记,我家有啥喜事是我不知道的啊?”
孙老汉乐呵呵地扫着门口的地,听到这话,停了下来。
“上次给你家量地界的赵工,你知道的吧?小伙子一表人才,还是高中毕业,在土地局上班,他诚心诚意托我来求娶你家孙月荷。”
王青松喜气洋洋地拉着门口的长凳子就坐下来,今天这亲事肯定是稳当的。
“赵工这小伙子是不错,但是我家月荷有主见,她要招上门女婿的。”
孙老汉听是赵工,心头也一热,这个条件是目前来提亲里最好的了,但是大女儿现在做什么都很有章法,他也不能给女儿随意做主的。
“哎呀,月荷招婿是你们的借口,哪里能作数,嫁给赵工回头就能当县城里媳妇,他家条件好还能帮衬你,而且赵工整天都跟土地打交道,回头还不要天天来给你干活呢。”
王青松觉得孙月荷再厉害,那也是姑娘家,有赵工那样的好条件,就别再挑剔了。
“这......月荷还要读书了,等她回来再说吧。”
孙老汉也很纠结,倒不是想占赵工的便宜,而是女儿在农村招婿还是做城里人媳妇,他自然愿意女儿脱离农村去享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