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赛印和安雅以及银沙贝拉和老家来的众人,跟随这于院士一起来到了发射场,看着在发射台中已经组装完成的“常征”5号捆。绑火箭。
安雅和安赛印以及银沙贝拉,瞪大了眼睛,看着矗立的火箭,安赛印自言自语的说到:“虽然知道有火箭的存在,但是第一次看到实物,这个真是伟大的奇迹!”
在他旁边的安雅和银沙贝拉,听到安赛印的自言自语,不由得点了点头。
于院士开始为大家介绍:“我们这次发射选择的是‘常征’5号捆。绑运载火箭,我们根据实际发射需要做出了一些改进。
原本改进时间需要一个月的时间,但是在国家的资源倾斜下,我们提前完成了全部工作。”
这个时候广播响起:“所人员请注意,所有人员请注意,火箭即将推出,请所有人离开推出。轨道,请所有人离开推出。轨道。”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发射塔大门分三段依次打开,运载着火箭的平台,在轨道上缓慢的向外推出。
于院士向众人说道:“大家和我一起去指挥中心观看吧,现在已经进入发射前的火箭推出和最后检查阶段了。”
这个时候得到消息的安达拉民众们也全部赶来,他们也十分好奇火箭是什么样子,也很想知道千百年来没有人想过,也没有人做过的事。
我们夏国能不能成功,当他们来到发射场外围,看到矗立的火箭是,不由得发出惊叹,心中也充满了自豪。
众人来到指挥中心的时候,火箭已经完成了推出与固定,燃料加注管道也已近连接到箭体上,开始进行加注燃料,工程师们也开始做发射前的最后一次详细检查。
确保火箭发射万无一失,这个是所有人都在关注的一次火箭发射,也关乎着后续计划的展开。
在火箭发射指挥中心,一号首。长,二号首。长,各军区,海空军首。长还有其它观礼的众人,坐在后方的观礼位置上。
看着屏幕中显示的还在准备中的“常征”5号捆。绑运载火箭,听着于院士的介绍。
“我们这次发射的卫星,是基于‘北斗’技术,使用新材料,新技术的新一代卫星,重量更轻,运行时间更长。
根据需求,上面还融合了通信,侦查,拍照功能等功能,同时搭载了初级人工智能系统。”
“因为是第一颗实验性质的卫星,我们并没有使用小型方舟反应堆作为能源,而是使用4块能量块并联加太阳能帆板的设计。
同时搭载了两台大功率变轨发动机,和六台小型的姿态调整发动机。”
“缺点是,当完成全部的后续卫星建设计划后,那么以后的卫星发射时机计算,就要比在地球上麻烦一点,但影响有限。”
一,二号首点点头表示明白,毕竟这份轨道施工计划书,是经过他们讨论开会后,决定同意的,于院士的解释更多是说给其他人听的。
一号首号长问道“你们选择的发射窗口是什么时候的?”
于院士回答道“经过我们的讨论,同时根据现在既知的数据和条件,计算分析,在人工智能‘问天’的帮助下,最终选择的是当地时间四点五十一分。”
看着安雅和安赛印以及银沙贝拉困惑的眼神,于院士解释起来“发射窗口”的意思。
……
同时于院士的解释也通过广播系统,播放给在外围观看发射的民众和在另外一个管理厅中观看发射的法师们,他们都焕然大悟原来“发射窗口”是这个意思啊。
这个时候播报系统传出:“发射前一分钟准备!”
紧接着指挥下达:“燃料加注管道,供气管道脱离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