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人机传回的图像看,印军虽然人多,火力投送密度却比独立军差得远,很多人只是无用地挤在一起,连敌人在哪都不知道,他们转来转去,没头苍蝇一样,很快就被分割包围。
独立军这边截然不同,最大限度地发挥着火力。
在苏海的微操下,各单位的战术运动非常奇妙,看似乱跑毫无章法,实际上每个人都正好跑到最能发挥火力的位置。
每一次小规模接触战,无一例外都形成交叉射击。
印军士兵需要同时应付来自前方、左侧后、右侧后的武器子,经常是站起来就死,抬头就死,最后都不敢放武器了,趴在地上高举双手。
仗还能这么打?杨超凡觉得自己这几十年的武器都白摸了。
战斗持续了一个上午,印军明显发生动摇,前线伤亡惨重,后续部队陆续顶上,残兵败将被打回来,传到指挥部的消息就没一个好,全是被包围、被突袭、失联。
此时此刻,秦诛魔在后方已经等得饥渴难耐了。
他率领装甲突击部队,以变异人动力装甲步兵为箭头,加上一堆杂牌战车,负责一举突破敌军,然而迟迟没有命令下来,等得他有些焦躁。
无人机的实况转播,动力装甲内置小屏幕也能看到,形势一片大好,敌军阵线动摇,正该好好地冲击一波才对,然而并没有命令下来,他只能干等。
战场另一边,桑德西姆上校大感意外。
炮兵被端了,协同冲锋也啃不下阵地,对面的独立军非常坚韧。
对方的火力貌似也不怎么猛,但就是特别有效率,该集中的时候非常集中,这边上去的部队很快就被打垮,对面根本没死几个人。
参谋再次建议撤退,重整包围圈。
上校拿着望远镜观察了一阵,摇摇头:“只能继续进攻,一旦后退,士气就崩了。”
参谋也没话可说,顺风猛如虎,逆风怯如鼠,这已经成了印地亚战队文化,没法矫正。大头兵打仗是为了缴获。你让他逆风顶着送死,他才不会去。
“下令!装甲部队向对方阵地南侧机动,准备突击!”
命令很快传达下去,印军一支战车部队开始绕向侧后,准备将独立军往河滩上挤。
然而战车刚刚行动起来就挨了炮弹,一轮急速射,好几辆战车被拆成零件。
炮火让许多士兵心惊胆战,突击队形还没排好就乱了。
上校大怒:“怎么还有重炮急袭?派去夺回重炮群阵地的那两个营呢?在干什么?”
没人回答,谁也没有那两个营的消息。
上校长叹一声,下令派通讯兵去那边看看,迅速回报。另外命令装甲部队不许撤退,继续集结并发起冲锋。
仗打成这样,筹码都摆上了桌,想撤也不行了。
另一边,秦诛魔急不可耐地把电话打到指挥部,请求反突击。
苏海拒绝,指示道:“先稳固侧翼阵地,等他们发起一波冲锋。步兵迟滞了对方装甲单位之后,你再带队反突击。”
杨超凡听出了门道,这是打算全歼对方装甲单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