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83章 四千字(2 / 2)

大皇子的人甚至都不用花钱买通她,她就愿意与大皇子合作。

大皇子的人买通了杨氏身边一个婢女,从她口中得知镇国公在娶妻前就与表妹杨氏私通,这婢女还拿到了二人婚前就往来的情书,更重要的是,查到了镇国公曾试图利用职权,为荣朔在军中谋取过一个小小官职。

证据在手,大皇子胸中的怒火与报复的快意交织。他不再等待,他要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将赵宣和他的好舅舅一起拖下水!

翌日朝会,金銮殿上。

皇帝强打着精神端坐龙椅,脸色依旧带着病态的灰败。百官山呼万岁后,朝会按部就班地进行着。就在气氛沉闷,眼看就要散朝之际,大皇子赵珩猛地出列,手持玉笏,声若洪钟:

“父皇!儿臣有本要奏!弹劾镇国公欺君罔上,私德败坏,蓄意骗婚,为其私生子买官!更要弹劾五皇子赵宣,品行不端,构陷发妻,其行卑劣,有辱天家颜面!”

此言一出,满殿皆惊!

原本还有些昏昏欲睡的朝臣们瞬间清醒,无数道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大皇子身上,又惊疑不定地扫向站在前方的赵宣和面色骤变的镇国公。

赵宣心头猛地一沉,豁然抬头看向大皇子,眼中尽是震惊。

这是怎么回事?

大皇子这是要做什么?

这种时候盯着他有什么用,他不应该盯着太子吗?

镇国公荣罡更是脸色煞白,身体几不可察地晃了一下,额头上瞬间渗出冷汗。

龙椅上的皇帝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厉色,他缓缓坐直身体,声音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朝堂之上,污蔑重臣与皇子,你可知道后果?细细奏来,若有半句虚言,朕绝不轻饶!”

“儿臣若有虚言,甘受任何处置!”大皇子一脸正气,将早已准备好的奏章和部分证据副本高高举起,“镇国公在迎娶现任夫人之前,便与表妹杨氏私通,且在其嫡子荣衍出生未满周岁时,杨氏便产下一子,名为荣朔!

老镇国公夫妻因杨氏家中败落,不同意镇国公与杨氏的婚事,为斩断镇国公的心思,当即让他与现任镇国公夫人定下亲事。镇国公与杨氏感情深厚不愿分开,便假借杨氏回乡议亲婚事不遂、心灰意冷之名,将其豢养在外,行外室之实!

更将其私生子谎称收养,养于杨氏身边,欺瞒髮妻,以表兄妹的关系时常往来,此乃蓄意骗婚,无耻至极!儿臣已找到当年知情人证,以及镇国公接济杨氏、为其子谋求出路的物证!”

他每说一句,镇国公的脸色就白一分,百官中的窃窃私语声就大一分。

不等众人消化这惊人的消息,大皇子矛头直指赵宣:“至于五弟,其一,当年儿臣与柳氏本已两情相悦,欲纳为侧妃,是赵宣为讨好太子,故意将此事透露给太子知晓。

太子彼时正与儿臣有些罅隙,听信小人之言,便借此机会通过皇后娘娘将柳氏纳入东宫,以此羞辱打击儿臣!此等背后插刀、离间天家兄弟之情之举,何其阴险!儿臣已找到当年经手传递消息之人证!”

“其二!”大皇子声音更高,带着无比的愤慨,“五皇子妃江氏获罪之事,疑点重重!儿臣查知,所谓江氏勾结外臣、意图不轨之证据,皆是赵宣自导自演,故意设下圈套,引导其妻拿到那些足以致命的罪证!

他们夫妻不睦,为除掉妻子竟行此构陷之举,心肠之狠毒,手段之卑劣,令人发指!儿臣已经找到江氏贴身婢女作证,请父皇明察!”

大皇子最后重重叩首,声音铿锵:“父皇!镇国公欺君罔上,私德有亏,不堪为国公!五皇子赵宣,离间兄弟,构陷发妻,品行卑劣,不堪为皇子!儿臣恳请父皇,严惩此二人,以正朝纲,以肃风气!”

整个金銮殿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龙椅上的皇帝和面色惨白的赵宣、摇摇欲坠的镇国公身上。

赵宣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直窜头顶,他死死攥着拳,指甲深陷进掌心。

他千算万算,没算到大皇子竟如此不管不顾,将这等家丑直接摊在了朝堂之上!而且,柳良娣之事竟真的被找到了人证!还有江书瑶……这盆脏水泼下来,他就算能辩解,名声也彻底毁了!

皇帝的脸色阴沉得可怕,他看看跪地不起、一脸愤慨的大皇子,又看看脸色铁青、强作镇定的赵宣,再看看面如死灰的镇国公,胸口一阵剧烈起伏,猛地咳嗽起来。

“好……好得很!”皇帝咳嗽稍止,声音带着压抑的怒火,“真是朕的好臣子!好儿子!”

“父皇,息怒。”赵宣立刻出列跪在大殿上,“大哥所言儿臣不认,请父皇听儿臣解释。”

大皇子立刻嘲讽道:“赵宣,你有什么可解释的?我认证物证俱全。”说完拿出早已经备好的折子与证据,上前一步看着皇帝,“父皇,还请过目。”

皇帝身边的近侍接过折子,快步总到皇帝面前,皇帝接过去伸手打开看去,众人就见皇上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不过一会儿,皇帝将折子狠狠地砸在赵宣的头上。

“你自己看看,还有什么好说的?”

赵宣抖着手将东西捡起来,看到那一封封书信,上面的确是舅舅的亲笔所写眼前瞬间一黑,又看到燕语的证词,还有一份江书瑶亲笔所写的告罪书……

谢长离站在人群中,目光冷冷的看着赵宣。

重生的确是好机缘,他应该如泠月一般珍惜才是,可他仗着自己所知未来之事,肆意陷害他人,今日终得苦果。

“谢长离。”

“微臣在。”

“朕命你彻查此事。”

“皇上。”谢长离躬身回道,“微臣与五皇子殿下有些龃龉,此案当避嫌,还请皇上命三法司审理此案,方令人心服口服。”

谢长离自然不会接这个烫手山芋,现在还摸不清皇帝对赵宣到底想怎么处置,若是自己插手,只怕赵宣又会怀疑江泠月,倒不如一开始就直接把自己摘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