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266章 暗线调查(1 / 2)

至于起火原因,慈宁宫后殿当日并无异常,初步判断可能是冬日天干物燥,烛火或炭盆引燃了书籍帷幔所致,但…是否有人为因素,在混乱的救火现场,已难以找到确凿证据。

严崇亮此刻才上前一步,一脸沉痛与自责。

“陛下,臣身为京畿卫指挥使,负有京城安防之责,竟让贼人潜入宫禁,惊扰圣驾,酿此大祸,臣罪该万死!请陛下革去臣之职务,严加惩处!”

他将责任揽下部分,姿态做得十足。

皇帝冷冷地看了他一眼,并未立刻发作,只寒声道。

“你的罪,容后再说!”

他环视一片狼藉的大殿,看着惊魂未定的臣子家眷,再想到太后受惊、皇宫走水、刺客惊驾这一连串事件,心中怒火与疑虑交织翻腾。

这一切,太过巧合!

偏偏发生在裴九肆主持的宫宴上!

偏偏在他被弹劾的当口!

他的目光最终落在裴九肆身上,眼神复杂无比。

“稷王,宫宴之事,朕交由你全权负责。如今却生出这般多事端,你,有何话说?”

裴九肆迎上父皇的目光,心知此刻任何辩解在缺乏证据的情况下都显得苍白无力,反而可能加深猜疑。

他深吸一口气,单膝跪地,“儿臣办事不力,致使宫宴生变,惊扰圣驾太后,罪责难逃,请父皇降罪!但儿臣坚信,火起有因,刺客有源!恳请父皇给儿臣一些时日,儿臣必竭尽全力,查明真相,揪出幕后主使,给父皇一个交代!”

皇帝凝视他片刻,又看了看一片混乱的现场和那些服毒自尽的刺客,知道此刻确实难以立刻得出结果。

他疲惫地揉了揉眉心,挥挥手,“罢了。此事交由大理寺、刑部与你协同查办。宫宴…就此散了吧。众卿…受惊了,各自回府安抚。”

“臣等告退……”百官如蒙大赦,纷纷起身,仓惶行礼后,迫不及待地逃离了这片是非之地。

夕若走到裴九肆身边,看着他紧绷的侧脸和眼中的寒意,低声道。

“他们手脚很干净?”

裴九肆缓缓站起身,目光扫过正在被抬走的刺客尸体,以及远处正“忧心忡忡”安排善后事宜的严崇亮。

“放心,狐狸尾巴,总会露出来的。他们越是想抹去痕迹,破绽…往往就藏在这些过于干净的完美之中。”

他转头看向夕若,眼中怒意还未完全消散。

“这场戏,还没完。”

宫宴风波过后,京城表面看似恢复了平静,实则暗流汹涌。

大理寺与刑部奉旨联合查案,声势浩大,但进展却如同陷入泥潭,举步维艰。

审讯宫人、排查守卫、验看刺客尸体、勘查火场废墟,一切程序走得无可指摘,却始终找不到任何能指向明确嫌疑人的铁证。

刺客身份成谜,兵刃衣物无从查起,毒药来源普通。

火场废墟中除了烧焦的木料和书籍,再无他物。

询问当日当值的宫人侍卫,口径出奇地一致。

未见异常,不知情。

大理寺卿和刑部尚书都是官场老手,岂会看不出此案水深,牵扯极可能直达天听?

他们小心翼翼,不敢深究,更不敢妄下结论,奏报上的措辞永远是“仍在严密排查中”、“暂无突破性进展”。

朝中暗地里,已有一些不利于裴九肆的流言悄然滋生,虽不敢明说,但那“宫宴奢华引天怒”、“主持不力招祸端”的暗示也未免太过明显。

皇帝的态度也很微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