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氏忙不迭点头。“我知道了!”
现在姑嫂两人又凑在一起钻研了半天的绣花,苗氏的胆子又更大了几分。
她都忍不住和阿狸说起其他的八卦来——
“对了小姑,刚才唐公子要买你的绣活,还随便你开价,可你怎么也没给他定个价?我听金头他们说,那天在正阳书院,你卖兰花的时候可是直接就要了二十两呢!”
“那是因为,这位唐公子和正阳书院的黄先生不一样啊!”阿狸回答。
“黄先生是个教书先生,他这个人太文雅了。在他心里,最珍贵的就是他手里的字画还有各种兰花,我要是让他自己看着给,你信不信他就会选一副字画来给我?那东西又不能立刻变成钱,那就对我没用。我不如直接朝他要钱。”
“但是,这位唐公子就不一样了。”
苗氏却还是一头雾水。“他们不都是有钱人吗,那还能有什么不一样?”
“他们可太不一样了!”阿狸依然摇头。
对苗氏,她的耐心十足,竟然还掰开了揉碎了向苗氏解释起来。
“这位唐公子虽然也出身不俗,但是他好歹已经在咱们村里待了这么久,他知道村里人最看重的是什么。所现在我让他自己看着给,他就会考虑一下我现在最需要的是什么东西,然后叫人送过来。”
她顿一顿。
“我这么做,说白了就是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说得更明白点,那就是——根据情况,尽可能的让我利益最大化。”
苗氏依然听得半懂不懂的。
“咱们村里人最需要的不就是钱吗?这个利益还能怎么最大化法?”
“大嫂你只管等着看就是了。”阿狸浅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