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锵锵微怔,原来这是当今户部尚书李光耀,这也太夸张了,刚来两天就见了两个重量级人物,真是受宠若惊。
而且这李乘风和李光耀同姓李,虽说李是个大姓,不过这二者会不会有什么亲缘关系?
李尚书走上前去亲切地拍了拍李乘风的肩膀,这是长辈对晚辈关怀的表现。
“老夫好的很,倒是你小子最近很是头疼吧!”
李光耀爽朗的笑声在殿内响起,没想到他一把年纪了,心态却是很年轻,一点儿也没有想象中的严肃死板。
一个小厮送进来一壶热茶,殿锵锵顺手接上,给二位大佬倒上。
“头疼是免不了的,所以才要请尚书您来把关呀!”李乘风叹道。
殿锵锵规矩地站在一旁,双眼看地,耳朵却是竖的很高,什么头疼的事?
李光耀抿了一口茶,思索一番:“此事的确是难办,依老夫所见,不如还是加征赋税吧。”
李乘风微不可见地皱了下眉,无论在哪个时代,加征赋税都会遭到百姓的不满,把握不好甚至会造成强烈的反抗。
听到这话,殿锵锵忍不住开口:“为什么要加征赋税啊?”
李光耀看了眼她,又看了看李乘风,后者解释道:“这是民事殿新招的规整侍郎,是个暂职。”
殿锵锵不知道规整侍郎是什么,不过大概是个官职?
李光耀又看了眼她,破例解释道:“国库连续三年亏空,再不加征赋税,国家就周转不灵了。”
殿锵锵想了想,说:“可据我所知,现在西辽的赋税对于官员一成,普通百姓两成,商人四成,外境货物六成,这都是很高的赋税了,为何国库还会亏空,是不是钱财使用方面有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