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395(2 / 2)

刚开始的时候,他一直想直接通过脑系统对意识空间造成影响,结果后来证实这点是行不通的,卡在这里卡了整整七天时间

在第七天的时候,他突然想起一件事情:目前他所知道的,外界能够影响精神力的因素,只有基于幽灵场的一种特殊能量场

也就是说脑系统要想对意识空间进行操控,唯一的可能途径便是通过这种能量场

有了这个指导思想,林鸿接下来的工作就简单多了

林鸿开始在大脑中构建一个能量场信号发生器,然后有针对性地对发生器所产生信号进行测试最终在意识空间中建立一种对应,对这些信号按照计算机的规则进行编码,最终实现了数据的交换

林鸿摒神静气,首先启动脑模式,然后再启动一个能量场信号产生程序

这个程序的功能很简单,就是如同无线电波那样,持续不断地对外进行广播广播的内容,只有简单的几个字:

“你好,意识空间”

信号强度并不大,毕竟只是在大脑内部的传递,并不需要出大脑范围之外

然后,林鸿再进入自己的意识空间

他可以清晰地感觉到,一阵阵特殊的波动在整个空间中回荡,很显然这正是能量场产生程序广播出来的信号

林鸿仿佛回到了当初刚刚开始接触无线电的时刻,空间中,正是存在着无数这样的波动等待着别人去接收,然后回答

心思微动,整个空间开始发生变化,他立刻置身于自己的办公室中,一切和现实无异,包括他办公桌上面的那台笔记本电脑

随即,他便笑着摇了摇头

这里是他的意识空间,一切皆有可能,为什么还是习惯性地构想着现实当中已经存在的东西

他挥了挥手,办公桌上面的笔记本电脑便消失不见

紧接着他的面前凭空出现了一个半透明的蓝色显示屏,就如同他给自己打造的视网膜屏一样

紧接着,视网膜屏上开始出现一连串的代码,这是在按照原先信号的编码规则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码

不一会儿,显示屏上边开始出现一排排向上滚动的中文字符,每一串字符都对应着一段连续的波动

解码成功

林鸿脸上露出一阵笑容

虽然他早已预料到了这一步,但还是有成就感,这就好像自己当初刚刚接触程序的时候,明明知道书本上的案例程序是什么结果,但是自己亲自手动敲到电脑中,重运行出来之后,感觉还是不一样

看着显示屏中不断刷动的文字,林鸿仿佛回到了当初他刚开始编写ux或者x的时候,一个简单的程序,只是为了证明这样做可行

他现在模拟的程序,也很简单,只是单纯的解码程序,将收到的信号进行解码

这是一种单向的数据接收

这时,林鸿心中一动,是否可以进行双向的数据交换呢

大脑可以接收到能量场的波动,是和能量场产生了共振,也就是说,这种波动完全是同频率的,性质也几乎一样

他越想越觉得这种可能是存在的

心思微动之下,整个空间中变开始产生一种波动,这种波动类似于脑波,但却又不是脑波,而是和能量场波动完全同性质的一种信号波

林鸿按照原来的编码方案,封装了一个数据包,然后持续不断地对外广播出去

接着,他再切换到脑模式当中,立刻启动开关蛋白产生器,临时打造了一个能够对能量场信号进行接收和解码的结构,然后再在脑系统中编写了对应的驱动程序和控制程序

“你好,脑系统”

看着视网膜显示屏上的这几个字,林鸿不由轻声地欢呼了一声:“yes”未完待续rq

第五百八十八章打造第二个超脑

通过能量场信号作为中间媒介,林鸿成功地将脑系统和意识空间连接了起来

并且,这两者之间的数据交换,还是双向的,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

林鸿之前一直头疼的难题,彻底解决了

也就是说,他现在不但可以在脑系统中朝意识空间发送数据,还可以直接在意识空间中,通过脑系统来影响外界

一般来说,意识影响外界,除了通过人体本身,就只剩下精神力实质化这一途径,而现在,又多了一个的通道

办公室中,林鸿正在布置着一套设备

他当初早就在实验室中弄出了涡流电磁传输协议,至今都没有派上用场,不过这一次,倒是有了用武之地

他将电脑和网络连接,然后再使用一个无线路由转接器,通过涡流电磁传输协议,和脑系统连接起来,从而实现上网功能

这其实早就可以完成的项目,不过由于杂事太多,一直没能进行

林鸿这一次,不但要实现脑系统的联网,并且还要在意识空间中联网

涡流电磁传输协议,传输度太快,林鸿不得不专门编写了降驱动,以适应现在的网络协议

将设备布置完毕之后,他便开始使用脑系统进行调试,这一步的操作,对林鸿来说,早已轻车驾熟,只调试了一会儿便直接可以在脑系统中通过tci协议进行网上冲浪了

这种体验,可比在真实的计算机中要爽多了,不但显示效果绝佳,反应度也是一流,唯一瓶颈在于网,虽然打开网页的度要比真实的电脑中要快,但打开一个网页有时候还是要等上老长时间

网是个大问题,林鸿现在很多想法,都卡在这里

例如脑系统中的图片和视频功能这些都是大文件,虽然经过一些压缩算法,可以将这些文件的体积减到原来的二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但是依然很大啊,动不动就是几兆几十兆甚至几百兆,要是放到网络上,这样的度,打开一张图片,都得好几十分钟

国内在这方面的问题尤甚,国外现在的度,是国内的几倍甚至上十倍,可是国内的电信运营商,租用的带宽还是太窄并且还这么多人共享使用

林鸿心中琢磨着,什么时候三色火公司直接从美国拉一根海底电缆过来,独享十兆网络

将这烦心事抛在一边,林鸿在脑系统中开始编写一个辅助上网软件

这个软件有两个功能

一个是对从外部接收到的数据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