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37(2 / 2)

孙武顺着他的手指方向看去,脑海中有些模糊的印象逐渐和那边那位男人重合,他脸上顿时露出喜色:“是我爸,阿姨,我爸在那边”

和冯婉说了一声之后,孙武立刻向前面跑去,边跑边喊道:“爸,爸,我在这儿”

孙武本就不是什么多愁伤感的人,见到多年不见的父亲,心中只剩下和亲人离别之后再此重逢的喜悦和激动,跑到父亲跟前,立刻和他来了一个拥抱。

他父亲把他抱起来原地赚了一拳,哈哈笑过之后,便将其放了下来。

冯婉拉着林鸿的手走了过去。

“你好,你就是孙武的爸爸孙国栋先生吧,我是冯婉,之前和你在电话里面沟通过。”冯婉首先打招呼说道。

“你好,你好,这次真是太麻烦你了,非常感谢你对我儿子一路上的照顾”

和他握手之后,冯婉又和孙国栋的妻子互相自我介绍了一下,最后连孙武的妹妹孙晓晓也没有漏过。

林鸿一直在旁边观察着母亲如何和他们接触,交谈。他发现母亲在这方面身上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平时身上隐隐有一股特别的气势,但是此刻这股气势却消失无形,只感觉她很让人亲近和友好。这一点,从孙武父亲他们脸上那受用的表情就能看出来。

“小鸿,过来和孙伯伯打个招呼。”最后,孙婉朝一直呆在身后没有说话的林鸿招了招手。

林鸿走上前去,礼貌地说道:“孙伯伯,伯母,你们好”

“爸,这是鸿子,我的好兄弟”孙武在一旁强调道。

“小鸿,你也好”孙国栋发出爽朗的笑容,热情地回应。

从他身上,林鸿看到了师父的影子,他们俩的外表轮廓差不多,但是他的身材却比师父要高大很多。

他们正在这里说话的时候,旁边的一个出口通道出也开始陆续有人走出来。

这个时候,一些正无聊地呆在旁边休息的学生在老师的招呼下,立刻纷纷站了起来,并且将手中拿的东西都给举了出来。

原本就有些嘈杂的场面在他们出现之后,更是出现了一阵短暂的骚动,这引起了林鸿的注意。

林鸿好奇地闻声看去,发现他们手中举着的那些红色绸布标语上,竟然全都是一些英文短语或句子。

上面大概的意思,就是京城s中欢迎来自美国的朋友到中国进行什么学习交流之类的。

这个时候,他看到出口通道出现一大群外国人从里面结伴而出。

这里是首都机场,出现外国人是很常见的事情,但是一次性出现这么多,倒比较少见。所以这些外国人的出现,引起了一阵小小地骚动,大家纷纷猜测他们到底来中国是做什么。

一些懂英文的人则通过外面接机的那些学生手中的横幅大概猜到了他们的目的。

“哇,这么多老外”

大人们还站在这里寒暄着,而在一旁正无聊的孙武东张西望之下,也看到了这个场景,不由大惊小怪地说了一声。

冯婉他们的交谈被孙武的声音打断,也纷纷朝那边看去。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土老帽”

孙武正睁大着眼睛好奇地观察着那些人,耳边却突然传来一句轻微的声音。

他回头看了一眼,正是他的便宜妹妹孙晓晓说出的话。他没想到这小丫头片子,半天没吭声,说出的话却这么难听。

孙武也没和她一般计较,反正来日方长,有的是时间来收拾她,继续回过头来看热闹。

冯婉看了一下之后,就已经完全知道怎么回事了,于是介绍道:“这是s中的学生和老师在迎接来自美国的交换学生。”

“哦难道就是前阵子学校里面流传的国际学生交流计划”孙国栋的大儿子已经上高中了,所以对这个计划也有所了解。

“国际学生交流计划”起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主要目的是加强全球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增进国家间的了解、文化沟通和学术交流,促进各国之间的友好往来。

国际交换生,是将学生作为交换生送到自己选择的国家去,在当地高中就读一年,交换生在当地学校上学、交新朋友,学习规定的科目,参与学校社团活动。

中国目前还不是该计划的正式成员,不过这件事情已经被提上了日程表,中美两国已经就此问题达成了初步协议。

冯婉点点头:“京城s中作为京城最好的重点高中之一,被选为首批试点高中。他们正在迎接的这些美国学生,也正是第一批来中国的国际交换生。国内赴美的名单,还没有最终确定下来,因为之前还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所以在选人方面比较慎重。”

孙国栋点点头,因为儿子的事情,他对这个计划也是非常上心的,这阵子正在积极走动,希望能够让儿子能成为国际交换生,毕竟这相当于是一个难得的出国留学的机会。

他们这边几个人站在这里,也挺显眼的,所以很快s中那边也有人注意到了这边。

当其中一个政府迎接代表看到冯婉之后,脸上露出惊讶之色,然后便带着两个人朝这边走了过来。

第七十二章吃了个大饱

更新时间201251714:00:25字数:2222

带头朝林鸿他们这边走来的,是一位大约四十来岁的中年男人,个头不高,额头油光滑亮,已经秃顶。

他脸上堆笑,快步走了过来,说道:

“司长,真是巧了,这是刚从岭南省回来”

冯婉点点头:“我有点事在岭南省耽搁了两天,没有和大家一起,刚刚下飞机。”

这个人名叫李卫国,是“美洲与大洋洲”事务处的处长,从名义上来讲,是冯婉的下属,只不过冯婉并不管辖这一块罢了。

冯婉身为他的领导,如果没有打招呼还可以从容离去,既然他已经过来打招呼了,自然不好就此离去,于是随他一起过去,和京城s中的校长和几位老师打了个招呼,更主要的是和美国带队的人见一下面,表示一下关心和欢迎。

美国那边带队的人名叫罗伊库克,是波士顿拉丁学校对外交流部门的负责人,大概三十来岁,人长得非常高大,目测估计超过一米九。

在美国,有这样的说法“先有哈佛,后有美国”。而在马萨诸塞州的首府波士顿,则说“先有拉丁,后有哈佛”的说法。这里说的拉丁,就是指波士顿拉丁学校bostont,建于1635年,而哈佛建校在1636年,拉丁比哈佛还早一年。但拉丁是中学,哈佛是大学。

波士顿拉丁学校是全美国最早、也最优秀的公立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