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西疆与京城山长水远,她传消息一来回也要五六日,还是用最快的海东青。
与此同时,皇帝好像跟苏锦瑟有心灵感应似的,夜里就急着召见苏大人。
不同寻常的事情总是容易吸引众人的目光,上至一品大员,下到金殿门口的宫女都好奇起来,一个回京声势浩大,之后就不声不响的大臣,是如何突然被皇帝想起来了。
有人想要这样的本事等着“拜师学艺”,有的想知道其中内情,也有人担心他的死活,比如在府中留守的家眷。
“陛下。”苏大人还没忘了礼数倒是不容易,皇帝看他的样子也苍老了许多,对流放也心有愧疚,害他不浅的其实是他女儿,苏大人为人还是小心谨慎的。
“爱卿辛苦,深夜让爱卿前来是为了太子妃的事情。”
皇帝屏退左右,细细的问苏大人,外面的人仔细贴了门也听不清楚,恨恨的跺脚却害怕声音太大又不得不收住,末了还得想办法给主子传消息去,免得被动。
苏大人进宫见皇帝不过片刻,雪片般的消息就都从宫里涌入外面各大臣的府中案上,最多的猜测莫过于皇帝要重新启用苏大人,为着那一句太子妃,也许是看了苏锦瑟的面子。
一时间有人诋毁有人艳羡,到底没人猜到真相如何,不过也还是有例外,只是这例外不在京城,一封不起眼的书信有一个商贩带着,急匆匆的深夜出门去,也没人拦,大门反而还在宵禁时开了。
这也寻常,有些舍得下本的生意人也能出钱买熟了几个守门士兵的关系,好让他们定时定点的给开门,哪怕是宵禁,人要吃饭的嘛,而谁会跟银票过不去呢?
故而也没人怀疑什么,只当是抢占先机去京郊农户家里进货,休息片刻再赶早来京城卖,一本万利的好生意,不是京城人士还做不得,不知道羡慕红了多少人的眼睛。
只是此刻这人,出城门远了就丢弃了车子,深夜就往密林处去了,时不时摸摸胸口,确定主子要的东西还在,便继续赶路。
夜谈很快结束,皇帝的神色失望,苏大人也频频擦汗,出来时都汗流浃背的,遇到冷风难免打几个寒噤,只是人老了身子骨不行,这么一冷竟然冻坏了,苏大人回去就病倒了,一连卧病在床许多日,所有的访客都无法接待。
家眷们也终日以泪洗面,门前本来迎来送往的,见此倒是少了许多来往,日渐萧条了。
苏大人如何暂且不知,皇后的病却也不见好,这是更严重的事情,皇帝去看过几次,却再没有趁早朝的功夫。
只是看望到底也比不上药到病除,病势让人难受,整日的精神不好,皇后身边的姑姑脸色脾气都坏了许多,宫女们偶尔遇到还打个趣凑个脸熟,现在避之不及,生怕惹祸。
只是后宫百花齐放,皇后这一枝蔫了,其他的就开的更艳,甚至好几次舞到了皇后宫门口都无可奈何,眼看皇后式微,也有不少前朝大臣觉得萧湛大势已去,是陛下准备整治骑兵营甚至西疆,才让皇后一直不好。
这样的猜测自然倒了许多萧湛一边的人去保皇党或是萧煜那边,但皇帝一一看在眼里,不声不响,不论是与非。
小李子近来送茶的频率也高起来,皇帝也如前朝一些人所说,终于开始处理那些弹萧湛的文书了。
他好奇禄王殿下的事情,却不能直接问,只能偶尔旁敲侧击几句。
皇帝闻言也不生气,喝口茶才道,“等等,再等等,还不到时候。”
这话不像是对小李子说的,反而像自言自语。
皇帝还是觉得皇后没尽力去寻萧湛,否则现在人早就被押到自己面前了,但他也懒得去了,徒然折磨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