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奉仙说到,“母亲,这些都没有关系的,只是西屋!”
大夫人问到,“这是为了给玉儿熬药吗?”
虞奉仙点头,“昨日里他醒了好几次,都有发狂的征兆,我算着今天把汤药熬好了,给他缓缓心脉,这样今晚他就能好眠了。”
听得虞奉仙这样说大夫人的脸上有着掩饰不了的喜色,“玉儿几日能治好?”
虞奉仙摇头,“他这奇症那里有这般快,我还得好好研究研究呢!”
自从潘俊玉生病以来,这是潘夫人听到的最好的消息了。
虞奉仙接着说到,“所以我那药房…?”
大夫人这才回过神来,“开,你要什么都行,只管到账上支银子,在大魏国还没有我们潘家买不到的东西,什么器材啊,药材啊,你只管说,做娘的一定给你办到。”
虞奉仙没想到大夫人忽然间这样慷慨,于是让翠竹叫着几个粗使丫头把西屋给收拾了出来,放上了药材,药罐,炉子。
虞奉仙看着满屋子的器材任觉不够,她还想着她的阎王惧,就是阎王要收的人,看到虞奉仙这宝贝都会惧怕的不再收这人的性命,这东西能抢救人于危难,能把踏入阎王殿的人给抢救过来。
这也是虞家为何世世代代坚持完成制作这件宝贝的初衷。
于是虞奉仙叫来翠屏让她去采买一些上好的桃花木和乌木来。
之后便是守在她的药房里给自己和潘俊玉熬药,她的身体太虚,小知知的身体也太虚需要补补。
大夫人见虞奉仙刚生完孩子就在为自己的玉儿操劳,她也就笑着回祠堂烧香念佛感谢观世音菩萨去了,走前还不忘告诉虞奉仙小家伙的乳名取好了,就叫小知知了,一是应了这夏天的景,二是知理实书有才华,三是寓意未来定是为官做宰之辈。
刚生完小知知的虞奉仙身体还是很虚,只是为自己熬制了一副汤药。就已经累的不行,见小知知也困了,两母子就上床休息。
虞奉仙醒来的时候已经上晌午了,却不见潘俊玉回来,虞奉仙唤来翠竹,问潘俊玉去了那里。
翠竹这才说到,“大少爷小孩心性,平日里喜欢和府里的小厮们一起玩,也只有晚上的时候才会回来用饭。”
虞奉仙心道,这也是个天不黑不回家的熊孩子。
下午翠竹就听从虞奉仙的安排在药房买来了一副银针,这个时代的银针并不像她那是时代的银针。
这个时候的银针显得更加的粗糙,尺寸也不够精细,拿在手里完全没有她以前那副银针顺手好用,显得有些笨拙了。
虞奉承试用了两下还是勉强能使,等她好了一定要再去打造一副新的来。
夜里吃完饭后虞奉仙好不容易骗潘俊玉喝下了自己给他开的药方子,喝完后潘俊玉就乖乖的睡了,再没有像昨晚那样子折腾人。
虞奉仙也只是半夜醒了两次喂了喂小知知,这一夜好眠。
可是有的人却睡不着了,在周姨娘那里得了方子的二小姐潘知溪,是激动的一夜都没睡好,一大早上得就来到了潘家,进了潘夫人的牡丹院。
没过多久就传出了潘知溪的争辩声音。
“母亲,你还是不是我的母亲了,就这么点事你都不答应,你是真的不想我好了。”
看自己倔脾气的女儿潘夫人也没有办法,怎么着,这潘知溪也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她不疼谁疼。
“你这方法从那里听来的可管用?”
“母亲你就放心吧!这是我府上的一个粗使妈妈说的,昨个她回了趟老家自己隔壁家的张婶子四十无所出,一个游方道士告诉她,同她家嫂子借个孩子将养着,说是借子压房,这不,不到一年这张家婶子就生出了个大胖小子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