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他一个人过去,那目标太明显了,跟着孟晓晓以及村民们过去,多少也能打打掩护。
尤其是眼下局势不明,也不知那青州刺史到底还是不是自己的人。
定好了目的地,又得老天爷眷顾找到了数量不少的粮食,刚子带着吴家村世代相传的手艺人就地取材做了数架手推板车。
吴家村祖上是给帝王修陵墓的,机关巧术很是叫孟晓晓惊艳了一番。
他们做的板车乍看与平常板车没什么区别,但实际上却是双层的。
刚子大家利用视觉盲区设计了藏在车板之下的隐蔽空间,里面装的都是粮食,再把板子盖起来,让两个小娃娃坐在上面,愣是看不出底下有玄机。
这机括术几乎被运用到极致,即便是在22世纪也少见这样精湛的技艺。
孟晓晓还在不住地赞叹,小宝就已经扑腾着双手要去板车里玩了。
出发队伍准备完毕,孟晓晓高声道:“小孩和重伤患上车,其他人脚走。”
有爱犯懒的人问:“那谁来推车呢?”
“轮流来。”孟晓晓把裤腿袖管全都扎紧,“女人也可以推。”
说完,她就身先士卒,推起了载着小宝和顺儿的那辆车。
顺儿娘过去跟着:“晓丫头,你累了我接上。”
“还有我!”孟晓翠也捡了最靠近的板车,和孟晓兰一人握一边扶手,合力推了起来。
厉则渊身强体壮,自然承担了最重的一辆车。
其他村民见状,再也没人敢有怨言,是单独也好,合作也罢,有一口力气的都加入了推车的队伍。
刚子几人为做板车两天两夜没合眼,乡亲们让他们休息了一夜。
第二天天才蒙蒙亮,由杨柳村和吴家村组成的新队伍就再度踏上了逃荒之路。
刚子以前跟着父亲往来青州多次,走的都是这条山道,对路段情况相当熟悉。
虽然地震以后路貌起了变化,但是刚子还是凭借着优越的方向感,顺利在天黑之前赶到了青州地界。
出乎意料的,赶往青州的人不止他们这一队,城门外排着长长的队伍,都是衣衫褴褛形容枯槁的难民。
“老丈,你们是哪里来的?”孟晓晓排在队伍的最前面,她尝试着与前方的老人搭话。
“湖州府哩,你们呢?”
“那真巧,我们也是湖州府,湖州南郡杨柳村的。”
“老乡啊,也是躲蛮子么?”
“唉,要不是蛮子,谁会背井离乡啊。”孟晓晓说着,还假意揩了两下眼泪,“老丈,你这队排了多久了?怎地这么慢?”
“守兵好像在搜什么人,每进一个都要对着画像认半天,还要问有没有见过。”
搜人?如今兵荒马乱的,搜什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