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表示不理解,但宋立夏就这么一个“爱好”,既不耽误训练,也不耽误休息,他们能说什么?
尊重呗!
最多,见面的时候打趣一句:
“宋排长,又给你妹寄药呢?”
或者,“宋排长,你妹又给你寄药丸子了?”
宋立夏“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每次都拿宋南星的作品到处炫耀,可惜没人欣赏。
直到战斗打响,营地缺医少药,大家本着“死马当做活马医”的心态,试了试宋立夏的“宝贝”。
大家的问候语立刻变成了。
“宋副营,又给咱妹寄药?”
“宋副营,咱妹什么时候寄药丸子过来?”
英勇作战的宋立夏,本想凭着自己的实力升职加薪走上人生巅峰。
却没想到,最终是靠着妹妹的爱弯道超车,靠着急救知识和药膏、药丸子,比别人多升了一级。
消息传回来的时候,宋小满那叫一个五味杂陈。
不是说他是运气王者吗?
怎么又被宋立夏抢了先!
他不就是比自己早出生三年?抢了大哥的身份就算了,凭什么哥凭妹贵的机会也给他掠夺了?
宋小满不服!
但他不说,只是埋头干项目,低头写论文。
他要凭实力,夺回属于他的一切。
尤其是,宋南星哥哥的身份!
两个哥哥在“争夺名分”这件事上,杀得你来我往,而咱们的果果小朋友,则投身于药材种植研究中无法自拔。
除了板蓝根、白芨、黄连和重楼,宋南星积极的研究着更多药材种植的可能性。
譬如,杜仲、栀子……
不仅是南山校区,还有大峰山那广袤的丛林,也都是宋南星的“实验田”。
宋南星轰轰烈烈的种植事业,甚至影响到了海岛上。
韩凯军事能力强,爬得也快,盯上他的人可不少。
他自身没什么毛病,大家的目光就会瞄上他身边的人。
以前是盯着钱清清,但钱清清是个十成十的四季豆,油盐不进的。
很多人就把目光投向了“没什么见识”的宋老五夫妇。
宋老五夫妇为了少给韩凯夫妇招祸,一边装聋作哑,一边努力给自己找事儿做。
他们当了大半辈子的农民,第一想法还是种地。
只是海岛的土壤浅薄又贫瘠,还盐渍化严重,又有台风等灾害性天气,花了大气力,却连种子钱都没能收回来。
宋老五就让钱清清写信的时候问一句宋南星,有没有适合海岛上种植的药材。
宋南星专门到图书馆查了很久,还真找到了不少耐盐碱、抗风、耐旱、适应贫瘠土壤特性的药材品种。
什么蔓荆子、芦荟、穿心莲、广藿香、诺丽果、辣木、龙血树……
宋南星都整理了出来,写进了信里,传到了海岛上。
别说,还真别说!
虽然种菜失败了,但种药材那是一种一个准。
宋老五夫妇的种植面积,那是逐步扩大化,最终引导了海岛种植新潮流,成为了正面典型。
赵文义几次三番想让老俩口上台讲一讲他们的“先进事迹”,都被宋老五夫妇给拒绝了。
问?
就是,不会普通话!
实际上,却是不想给韩凯夫妇添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