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花一直觉得,仓廪实而知礼节。饭都没吃饱,谈别的都多余。
但她也突然萌生出一个念头,想让众人吃饱饭,把秦三世的扫盲大业继续下去。
茂密的树下圆形的阴凉笼罩的地面,沈骗子蹲在阴影里避暑气,热的直扇扇子:“太热了,肯定是温度影响了庄稼,水稻田都快干了,老天也不下雨,河道有没有蒸发?”
工部司田回答:“没有,就是河道一般离庄稼都太远了,我们曾是这样农民来回打水,但浇灌也来不及。”
谷物相比,水稻需要的水量更多,稻田的土质各情况都不一样,有沙土、黏土及地力贫瘠、肥沃差别。
李文花近几日检查,有的稻田灌水三天之后就干涸了,也有的个月以后才干,必须要靠人力引水浇灌来补救。
“得做水利和灌溉设施,先从水车开始。”
农民现在也用水车,但那是简易版,李文花要进行升级。
先筑个堤来阻挡水流,使水流绕过筒车的下部,冲激筒车的水轮旋转,并装水进入筒内,这样一筒筒的水便会倒进引水槽,然后导流进人田里。
这样昼夜不停地引水,即便浇灌上百亩田地也不成问题,不用水时,可用木栓卡住水轮,不让水轮转动。
工部司田问:“那要是没有水流的湖边、池塘边?”
李文花:“那就要用人力和牛力了,使用牛力拉动转盘进而带动水车,或者用几个人一齐踩踏来转动水车。”
说干就干,她开始制作精良的水车。
水车车身长的达两丈,短的也有一丈。车内用龙骨连接一块块串板,笼住一格格的水使它向上逆行。
工部司田各种记录,又交给同来的官员,普及下去,根据地形又做了各种改进。
浅水池和小水沟,如果安放不下长水车,就可以使用几尺长的手摇水车。一个人用两手握住摇把迅速转动,一天的工夫能浇灌两亩田地。
不仅是在黑龙郡普及,还贡献给了朝廷。
这种好事谁上折子就是谁的功劳。
工部司田敬佩李文花,让李文花写。
李文花直摇头:“我哪会写这玩意,你写吧,随便写。”
工部司田斟酌再三,上一份奏折,着重夸奖李文花。
谁不知道现在看奏折的是裴渊明。
在赵履石的安排下,皇帝下令在扬州一带使用几扇风帆,以风力带动水车。
总之这是一场不流血的农业战争。
在有大量水灌溉后,农地里的庄家好转一点。
他们还要在田垄间忙活。
工部司田说:“黑龙郡号称大秦粮仓,土地肥沃,但连年耕种,还是会导致土贫瘠,种稻子,稻穗、稻粒的长势就差,当地百姓为了能够丰收,便多施肥。裴夫人之前说,粪肥会使土壤温度升高,麦苗受损,我在想会不会有这方面的原因?”
李文花:“有可能,再走几个地方检查一下土壤,看看生长之间的差异。”
工部司田:“是!”
李文花一个地方一个地方的走,要把整个黑龙郡都走个遍。
她忙忙碌碌,连饭都顾不上吃,饿极了就蹲在土地间凑合吃一口,有时候连菜都没有。
一个厨师把日子过成这个样子,是真艰苦。
沈骗子回头想给她拿点咸菜吃,一下撞见了个故人,顿时笑了,故意说:“裴渊明看见会心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