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进屋就看到二丫娘躺在**,见她进来了急忙坐起来。
安宁:“婶子,又来麻烦你家了。”
前两天他拿一个铜板买了好几块豆腐,现在还剩下四个铜板,说着就要给二丫娘。
二丫娘连连摆手,“前后给了二丫那么好的东西添妆,婶子哪能还收你的钱,那不是钻到钱眼里去了吗。”
安宁笑了笑,现在她大概了解这个时代的物价,一个铜板快赶上一元钱,只是这时候的一个铜板还是很实惠的。
“那谢谢婶子,婶子精神不好是怎么了?”要知道这农家活可真是多,就二丫家吧,不但养牛她家还有猪有鸡有鸭,附带着的活计就很多。
可二丫娘在**不起,明显是被什么事气到了。
二丫娘看了安宁,“就是郑婆子到处嚼我的舌根,说我家和你走的近是图点什么,这不二丫出阁你也给了像样的礼,使得村里人便也这样的认为我了。”
安宁听着这话笑了,一向不管别人说长到短的二丫娘哪里会真的因为这件事生气,无非是想这件事到了她耳朵,多想了。
“婶子,我不放心上。”安宁笑了笑,对方忧心的不是这事儿却说出这事儿来,明显不想谈忧心的事情,她怎么会在问。
两个人说起了别的,可话还没唠上两句赵抬石在院里说,“三娘,面已经磨好了,走吧。”
这招呼人的口气,好像招呼着自家媳妇。
二丫娘:“……”
安宁:“婶子,那我走了。”
二丫娘对着背影不解,“她们怎么敢这么光明正大。”
齐山子说:“我问赵抬石了,他说里长让的。”
二丫娘来了一句,“这个宋有根,怎么想的。”
齐山子:“他把地还给了三娘,还担心她不会种地,让赵抬石教一教呢。”
二丫娘笑了一下,“这事他家翠花绝对不知道。”
齐山子不语,不关家里事也懒得去说。不过,“宋有根狠了点,那么多的地就给了二百斤的麦子,不知道以后还给不给。”
二丫娘却道:“这突然大方了。之前是一粒米也不给。”
齐山子打扫着身上的灰,又闭上了嘴。
二丫娘闪到墙根处说,“之前大概是嫌她败坏了村里的名声。”
“如今不嫌弃了。”齐山子道。
二丫娘若有所思,“之前三娘是去过他家的,他可没提给粮食。如今给了粮还了地好像是二丫出阁后啊。”
齐山子:“……”
“他不会是觉得三娘还有宝贝吧。”二丫娘说着鼻子里发出嗤笑。
齐山子摇头,“我看不像。我觉得他是满意三娘现在的状态。”
二丫娘对于自己的想法也没有根据,索性不去忧心别人的事情,想着了二丫即将回门她很担忧的事。
可事情还没想怎么着呢,翠花就在大门口扣门,还大声的喊着,“赵抬石,你出来。”
赵抬石和安宁走后他们关上了大门,齐山子不紧不慢的过去,“翠花,你相公不在这儿,走了。”
“去哪儿了。”翠花急急的问道。
齐山子犹豫了一下,“啊,你爹让他帮三娘送面去了。”
齐山子把你爹两个字儿咬的特别重,就是让翠花听清楚怎么回事?
可翠花哪管这些,听说人不在一溜烟儿的跑了。
二丫娘看着她那激吼吼的样子有些担忧,“这宋老根儿干的什么事儿。”
水火不容他偏要让水火相容,还走了一条不可能走的通融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