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飞播的项目得到了公司特批后,研发部的老大——陈工,便带着胡梭去拜访一位老朋友。
两人来到一个机械研究所,刚一进门,便嗅到实验室里充满着机油、电路板焊接混合着的气味,各种的零部件铺满整个工作台。
“老雷,忙着呢?”陈工进门就打招呼。
那叫做老雷的人,便是一位四十岁上下的,穿着工装的大佬,此时他正在焊接一块电路板。
老雷猛地抬头,眼睛一眯:“哎,什么风将你给吹来了,老陈?”看起来,老熟人了。
“可不是吗?无事不登三宝殿,有点事必须得请大师兄你出山了。”陈工说着,将胡梭往前推了一下。
“跟你介绍,胡梭,我跟你提过的,现在的小朋友啊,玩起软件来,真厉害,简直就是像给机器装上了大脑和神经一样。”
然而,陈工转向雷工:“这是雷毅,也是我大学同一栋宿舍的大师兄。钻攻机械传动和微型发射装备,在民间,很少能找到这样的天才的;一般这种级别的天才都上缴国家了。”
“瞧你说的。”两人亲亲热热地打着招呼。
胡梭则有点拘谨的连忙问好。
老雷招呼他们坐下,其实,乱糟糟的工作室给屁股腾不出一点空间。
茶都没有热上,陈工就切入正题了:“我现在搞无人机,你是知道的吧。”
“当然知道,这个赛道有声有色。”老雷大大的抿了一口茶,饮茶如牛饮,“”前阵子,你不是跟我说过,要搞个给花果疏花疏果的项目吗,如今搞的怎么样?”
“甭提了,那个项目因为市场利润的问题,被市场部指指点点的,被公司毙了。”陈工说。
“有点可惜。”老雷说着,目光不自觉往胡梭身上扫了扫,“你们就是被各方面给掣肘。”
“不过,咱又上马了一个新的项目——无人机飞播,就是想在如今的防沙草格子的外层外,再用无人机飞播一层固沙的植物;不过这次,咱全机械化运作。”陈工介绍着胡梭的理念有点自豪。
“这项目好啊,老早就该提出来了,我虽然不住沙漠边缘,不过被北京年年开春都刮沙尘暴,就凭着这个,哪里能用得上俺的,就直说。”老雷也是一个爽快人。
“你们是打算改装现有的无人机,就是找我改一下无人机机腹的种子挂载舱吗?”老雷问。
“没错,无人机,咱有现成的,续航、定位、防沙方面都没有什么问题,可是要做到飞播,要让种子锦囊可以精准嵌入泥土的话,我想来想去,还是得嫁接你的技术。”陈工说着,接着他拍了一下胡梭的肩头,示意后面的他来说。
胡梭则拿出已经准备好的图纸和设计稿,放大无人机的腹部区域:“一般人,会将这里挂载种子舱,就是散落;可是在沙漠这种气流混乱的区域,随意的播散,随风飘散,种子落地后成活率很差,所以咱就计划将这个种子锦囊的挂载舱改装成一个电磁弹射种子锦囊的模块。”
老雷的笑容逐渐凝固了,他慢慢地摘下眼镜,用自己那沾着机油的衣角给擦了擦,久久的盯着图纸上那个关于无人机腹部电磁弹射模块的板块,陷入了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