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越心中一惊,打开信封,里面有一张单薄的信纸。
“梅子熟了”。
只有这四个字。
这是他同魏江鼎商议好的暗语,他如此说,就代表着他决心要重振北魏。
沈越心中的大石又落了下来。他深呼吸两口,带着信回了书房,写了一封回信交给小厮送去了宜州。
然而没等两日,他又收到一封信。
“明日亥时一刻,京郊长亭见。”
沈越心中微惊,魏江鼎竟然真的到了京城。
次日亥时一刻,沈越骑马赶到了长亭。
此处是当年当今皇上的祖爷爷在京郊射猎之时被野兽所伤,孤身一人在此遇难,被一老翁留下,老翁年迈,替他包扎养伤,说起此处荒凉,无一处歇脚的地方,若是下雨便淋成了落汤鸡。
老皇帝记在心里,回宫之后便派人修了这处亭子当做报答。
此处人迹罕至,处在树林之中,连他都是听府里的老人提及才知道有此处树林,未料到魏江鼎一个外乡人竟然知晓。
等了片刻,只瞧着从树林深处走出来两个黑影,他们身穿黑色斗篷,快步走进亭子里。
“沈大人十分守时。”
魏江鼎摘下帘帽。
“大司马,时间不多,你还是先同我说说你现如今有多少随从手下,起事有几分把握吧。”
“北魏诸城,不说别的,单是烁城茂城,便有三万大军可为我所用,历城虽然在边关,但是若要调兵遣将,也能有一万大军。”
其他诸城有把握的,也能凑三万。
七万大军起事已经足矣。
何况如今南郑的主要兵力都集中在东齐,他们一旦起事,南郑必定难以它顾。
必定会有所失。
“现在不是起事的时候。”沈越摇头,“如今东齐败势连连,若是大司马起事分散了南郑的注意力,东齐便是渔翁得利之人,不如趁着南郑东齐开战,囤积兵力,等到南郑攻下东齐,局势未稳,兵力大减,到时大司马拿下南郑岂不是水到渠成,不费吹灰之力。”
“言之有理,不愧是沈大相公,果然深谋远虑。”魏江鼎笑着点点头。
“既然如此,大司马这些时日留在京城中便小心行事,莫要让官府发现。”
沈越话说到,便告辞离开了长亭。
“老爷,您觉得沈越的话可信吗?”
“可信。”魏江鼎言之凿凿,“他之前从未见过我,却知道我人在宜州,况且我派人打探过,他的夫人的确死而复生,他曾向南郑皇帝告假半月北行,想必当真找到了那株仙草。”
这天下有缘之人不少,可能不过是他缘分未到罢了。
天山上只有一株仙草,一位老神仙,只能救一人。
眼下他不能复活宁心,便得了天下,遍寻珍宝仙山,他不信普天之下只有这一处仙山,只有这一株仙草。
魏江鼎伸出垂着的手,那里缺了一节小指,是他在天山之巅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