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在香炉里翻找到的香灰里提取出来的,周稷看了一眼,问:“那个宫女呢?”
当时拖走扶姣的那个宫女才是最关键的一个人证。
吴用摇了摇头:“扶三姑娘说没看清脸。”
看不清脸,偌大的皇宫之中这么多人,是怎么也找不出来的。
何况按照当时的状况来看,她手中的帕子说不定也早就丢了或者烧了,压根就没办法再追查。
这出计谋虽然错漏百出,但惠妃到底是老手,只有人证没有物证,若轻易将惠妃处置,恐怕会引起二皇子一党对扶姣的反扑。
“这件事不用再查。”
想要惠妃死很容易,周稷没必要把扶姣搭进去。
“是。”
将扶玉宁、安阳郡主和那个小太监的证词都留存好,周稷上朝,昨日的事情没有传出风声,一切如常照旧,只除了平日里一见面就要别苗头的两个皇子今日格外安静。
然而有一句话叫做树欲静而风不止,大皇子和二皇子难得的想要降低自己的存在感,周稷却主动提起一桩事务。
是岭南前不久遭遇蝗灾,这时节正是要收庄稼的,碰上蝗灾实在难缠。周稷看着两个皇子:“你们两个,谁愿意替朕前往赈灾济民?”
赈灾济民,这事可不小,若是办得好了,一下便能积攒声望,何况岭南天高皇帝远的,也适合培植地方势力。
这对于两个人来说都是美差,即便失败了,他们是皇子,自然也有办法找到替罪羊。
这般一思量,二人纷纷请命,各有理由,几个已经明确站队的朝臣也隐晦的帮忙争抢,到最后还会一向会笼络人心的二皇子占了上风。
大皇子以为这件事要吹了,气得脸色通红。
周稷轻咳了一声,争论的人瞬间便都停了下来。
“既然两个皇子都有意,那朕便循古制,长者为先,朕便封大皇子为康王,代替朕前往赈灾。”
什么叫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就是!
康王立刻领旨谢恩,轻飘飘看了二皇子一眼。
只是退朝后他正想与幕僚们商议赈灾对策,却被吴用叫走:“康王殿下,陛下有事传召,您先跟奴才走一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