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三百九十五章 诛杀恶贼,驾临颍川(2 / 2)

“志才,你也莫要生气,奉孝也是心直口快,口不择言罢了,即便是曹先生知道,也不会怪罪的。

走吧,咱们进去吧,德操公还要给曹先生介绍我等呢。”

“咱们相交多年,等会你们就会见证一个时代的开启,我主今日带来两件宝贝,等会让你们开开眼。”

戏志才说完,便不再说话,随着众人一起朝前走。

说话间,一行人到了正厅,分宾主落座。

司马徽给曹龙象一一介绍了进到正厅的几个学生,有荀彧、陈群、郭嘉、徐庶、钟繇、辛毗、赵俨、杜袭、繁钦、荀攸等人。

曹龙象听完名字,不由得感叹这颍川当真是人杰地灵,这十余人可都是青史留名的大才,若是都能收入麾下,简直就是王炸开局。

一一见礼之后,还没有寒暄几句,便有人通报荀家家主荀爽到了,司马徽赶紧起身相迎,曹龙象自然也不会失礼。

“慈明公到了,我等迎一迎。”

只见一个年近七旬的老人,精神矍铄,人刚至大厅口,声音便传了进来。

“惊闻曹先生驾临颍川书院,老朽有失远迎,莫怪莫怪。”

曹龙象赶紧见礼。

“可是荀氏八龙,慈明无双的慈明公当面,末学后进曹信见过慈明公,当不得慈明公一声先生之称,还请慈明公唤我怀德即可。”

“哈哈,果然是一表人才,君子温润如玉,不外如是也,那老朽便托大叫一声怀德了,孟德在颍川之时,常听他说怀德乃是曹氏麒麟子,真所言不虚也。”

“怀德受此夸奖实在惶恐,不过是仗着年少,胡言乱语了几句罢了,真是当不得列位前辈的夸赞。”

“诶,话可不能这么说,常言道有志不在年高,甘罗拜相不过一十二岁,为天地立心之言,字字句句皆是我等士人箴言,何夸之有?”

“自从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箴言传至颍川,若不是怀德守孝不便,慈明早就轻车拜访了。

等到今时今日,早已是按捺不住了,怀德,由他去吧。”

“哈哈,德操兄所言极是啊,大汉出此俊才,今又莅临颍川书院,真乃是一件幸事,自当好好的交流一番,快请坐。”

“慈明公请。”

“怀德请。”

一番歉让,各自落座。

曹龙象拱手。

“德操公、慈明公,诸位贤才,怀德今日来颍川书院,是有一事相求,还望诸位能齐心协力共同推进。”

说着,从袖子里摸出一卷纸,递给德操公。

“德操公,因党锢之禁,怀德自幼随父生长与江东,平日喜欢流连乡野,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

大汉有5500万人口,但是能识文断字的不过区区数百万,甚至更少,不识字如何懂礼节,我等士人如何能更好的教化天下。

因此怀德琢磨了两样东西,一样是汉语拼音,一样是标点符号,非常的不成熟,毕竟怀德年轻,所读之书不过是沧海一粟。

故而今日带着这两样东西,来求德操公和慈明公帮忙完善一二,拼音是为了更好的认识字,标点符号乃是更好的识文断句。

请二公明鉴。”

曹龙象话音刚落,大厅内嗡的一声,开始议论纷纷,尤其是郭嘉和荀彧二人相互看了一眼,再看向戏志才。

心中不由想到,此法并不稀奇,切音、反切音、句读一直都有,但是又看到德操公打开那一卷纸,越看脸上的表情越惊讶。

“怀德真乃大才也,这拼音、标点之法,果真神奇,竟然可以如此简单的将一个字切音,还能这样的标注断句。

哈哈,我士林之幸,大汉之幸也。”

“德操公谬赞了。”

荀爽看着司马徽开心的模样,也顾不上什么礼节不礼节的,伸手从他手中抽过纸卷,顾不上说话,开始仔细观看。

足足有半柱香的时间,把纸卷递给他身边的荀攸,然后起身朝着曹龙象就是一鞠躬,曹龙象见状赶紧起身躲开。

“慈明公,行如此大礼,真是折煞晚辈了。”

“怀德,这一礼你当的,这一礼是我代替天下士林而行,这拼音和标点之法真乃天人之作,将改变从古到今两千年的识字断句之法。

真乃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此两法必定会流传千古。

怀德,真乃圣人也。”

曹龙象赶紧还礼。

“慈明公,此两法并不完善,两千年来汉话、汉字多如牛毛,浩瀚如海,而怀德不过是总结了前人之法,向前走了一小步而已。

还请慈明公、德操公为天下士林计,将次二法完善推广。”

“哈哈,慈明之语,也是老夫所想,有此二法天下将再无难读之书,怀德放心,事关天下教化,我等即便是倾尽身心,也会完善。

尔等都看看,这二法一出,教化天下将易如反掌。”

三人开始攀谈,趁着攀谈的时候,大厅的人一直在不停的传阅,每个人看后,都赶到震惊不已,竟有如此机巧之法。

只是这声母韵母之类的东西,有些看不明白,专门拿来了几张宣和纸,挂在木板之上,曹龙象像是教授小学生一样,带着他们学习。

这大厅内的人,都是智慧高绝之人,习练三五遍之后,都已经初步掌握拼音和标点的用法,更是喜形于色。

“竟有此法,简直不可思议也。”

“此法真乃是救世之法,天下再无难读之书。”

“有此二法,大汉南北再无不通用之语,教化之道将再无难事。”

……

对曹龙象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纷纷称赞此功不亚于仓颉造字之功。

因此,曹龙象在司马徽和荀爽的请求下,在书院连续开了三天会讲大课,凡是来听课者无不拜服的五体投地。

此二人更是写信给庞德公、管宁、郑玄等天下知名大儒和隐士,希望他们来颍川书院共商编撰字典之事。

接下来的日子,曹龙象一边讲学,一边接受各家宴请,声名更是大燥,有人竟然将他比作天生圣人。

有为天地立心的警句箴言,更有宣和堂白纸的诞生,更是总结拼音标点之法,桩桩件件都是非人之举。

书院众人皆是半师之礼相待,毕竟当世之才无出其右者。

“曹先生,公达有一问,请先生解惑。”

连日的操劳,终于有些闲暇时刻,郭嘉做东请曹龙象喝酒,戏志才、荀攸、荀彧三人作陪,酒到酣处,荀攸端起酒盏想问。

“公达你年长与我,再说此乃私室,若是再如此客气,莫怪怀德要罚你酒了,怀德还是喜欢奉孝这样不拘礼节的模样,哈哈。

有什么尽管说,怀德亦非万能,不敢事事通明啊。”

几人听着曹龙象话,纷纷哈哈大笑。

“就是,公达,咱们喝酒谈天,何必如此拘谨,怀德说的对,你要向我学习,都是年轻潇洒之人,应当先喝上几杯再说。”

“你以为都像你一样,无形浪子。”

“好了,公达,莫要斗嘴,你想问怀德什么啊。”

荀彧虽然比荀攸年轻,但是辈分略高,有此问后,荀攸将盏内的酒一饮而尽,脸上略有肃穆之色。

“怀德,你对着大汉天下有何看法?”

这一问话出来,在座的几人皆是收住笑容,看向曹龙象,好像期待能从他的口中,得到什么确定的答案一样。

曹龙象端起酒盏,干掉盏中酒。

“怀德还真的有一些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