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三(1 / 2)

这天风和日丽,泉州府的码头上,出现了一个奇怪的少年公子。他面色苍白,总是咳嗽着,身后跟着一个妩媚动人的黑衣佳丽。

虽然他只穿着平凡的布衣,但却出手阔绰,买下了一艘最好的船。船是一位商人订的,只付了定金没付尾款,再也没见人影。造船的老板天天望着这艘船叹息,好不容易等到了个冤大头的买主,巴不得立刻脱手。

在冬天晴冷潮湿的天气中,港口上仍喧嚣热闹,无数船只游鱼般进港出港,发色各异的胡商,带来了珍惜的香料和象牙;高丽商人的船上,则满载了山参和青鼠皮。

正如《泉州歌》所唱的,“蛇冈蹑龟背,虾屿踞龙头。岸隔诸番国,江通白粤州”,泉州绝佳的地理位置,以及官府的扶持,令这个耕地寥寥的城市,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海上“丝绸之路”。

“订船这种事,何须你亲自动手?”阿朱在集市上买了几件新衣,媚眼如丝地说,“王夫人有的是家丁,而且她在泉州这么多年,总知道哪家的船最好。”

“但是那样的话,就没有人知道了啊。”老头子笑吟吟地瞧着她,“我就是要告诉那些人,我也在找‘毒龙胆’。”

“你的意思是……”

“如此稀世秘宝,你觉得他们能放过吗?而且从之前的交手来看,他们以敛财为主,似乎还未完成积累。”老头子带着阿朱找到一家茶舍坐下,看着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我刚问了那个船家,三个月前,弃船而去的商人曾订过五艘船,而且他订的船货舱很小,船底以石灰密封,显然不是用来运货的。”

“难道?他也在找‘毒龙胆’?但是为什么消失了?”

“有可能是几个月来一无所获,他已经疲惫了,还有一种可能……”老头子眼底泛出阴沉的影子,望着远方碧浪起伏的大海,“他在寻宝的途中,葬身海底。”

一贯轻佻妩媚的阿朱难得叹了口气,她掏出锦帕,在杏核大眼下抹了抹,“哎,可怜那个俊俏的小郎君……”

她口中的俊俏小郎君正是王夫人的嫡孙昌儿,如今已经十七岁,但因常年生病,看起来倒像个十三四岁的孩子。

但这个病弱的男孩却遗传了祖母的美貌,男生女相,兼之终日足不出口,肌肤竟比女人还要白皙几分。

“昌儿在五岁那年被我们的仇家下毒,我们找遍建州和泉州,遍请名医也无法彻底拔去他体内的残毒。”那晚王夫人坐在灯下,不住拭泪,那苍白美丽的少年却如玩偶般无喜无悲地望着窗外的大海,仿佛祖母谈论的是别人的生死。

海风清凉,令他连连咳嗽。

“这几年一直靠高丽人参吊命,如果再找不到毒龙胆……”

王夫人寻找毒龙胆已经整整五年,但是五年内他们翻遍了近海,连它到底是什么东西都不得而知。

大家都说它是海底蛟龙的胆,可解天下剧毒,却只在海中看到了海蛇和鲨鱼,哪里有什么蛟龙。

“这世上真的有龙吗?”老头子回忆着几天来的经历,喃喃自语地问。

天边阴云凝聚,如水墨画般在晴空上变幻出一条苍龙,张牙舞爪地腾飞翱翔,但这龙很快被墨云吞噬,海面上狂风大作,方才还破平浪静的大海,眨眼间便泛起巨狼,露出狰狞的模样。

海风带着潮意席卷而来,雨丝细如毛发,从天空中飘散而下。涛浪翻滚,老头子索性与阿朱品茶聊天,看海天都变成了一片苍茫的深灰。

而在同一时间,还有两个人跟他一样在欣赏着海景。其中一个梳着冲天辫,身穿暗金色短袍,远看像极了个扫把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