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座有些年头的古镇了,虽然它早已迈入周城级别,但是“景苔镇”这个名字却是一直沿用至今,因为“景苔镇”不只是一个镇名这么简单,它还代表着珐琅的制作巅峰。
景苔蓝其实只能算是金属工艺品的别称,正名叫做“铜胎掐丝珐琅”。
严格意义上来说,景苔蓝的制作工序并非烧瓷炼铜,它只是修饰瓷铜器的一道精湛工艺,以铜胎填充瓷铜之器,算是一种描妆点缀的手法,就跟在一幅白描图上着色一样。
因此,景苔镇并非烧瓷大镇,也没有大龙窑存在。
不过既然这座小镇上的人世世代代都在跟瓷器打交道,在烧制瓷器造诣上自然也就小有一手,镇子上虽然没有什么大龙窑,但是家家户户几乎都有土坯窑口。
天下瓷器,最为集烧制之大成之地其实也就那么几个,越州越窑、邢州邢窑、汝窑、官窑、哥窑、景德镇等,景苔镇不在其中。
叶枫对于瓷器是了解一些皮毛的,陆渐鸿老先生著作的那本《茶经》上对于天下瓷器产地有所提及,且篇幅不算小,各窑各洞出产的瓷器相互比对,优劣阐述的都很详尽。
烧瓷除了讲究工艺外,泥胎也是极为重要的一环,这其中又关乎到风水,因此景泰古镇的风水应该是极佳的。
叶枫四人跨入古镇后,顿觉耳目一新,一股活色生香的气息扑面而至,仿佛是走入一座佛窟壁画中一样。
只见古镇建筑俨然有序,格局规整,檐牙高啄。青楼画阁,绣户珠帘,雕车竞伫于天街。金翠耀目,罗绮飘香,四海之珍奇列市。
城镇阁楼绘彩,饰以丹雘,宛如飞虹。檐下垂列铁马,风鼓马鸣,清脆作响。
身披羽衣星冠的女姑子眼眸中异彩涟涟,原本她那一身华贵流光的羽衣已经足够惊艳,但是跟这座仿佛出自佛窟壁画中的古镇相比起来,当下却是有些相形见绌了。
叶枫举目望去,恍然有种误入仙家画城的错觉。
这应该能算是柳灵郎第一次大摇大摆的进城了,以往这小家伙游览周城,都是偷偷摸摸,还要提心吊胆的那种。
此刻他站在叶枫肩头,眼目之所及,尽是绚烂色彩,当下不由的惊叹道:“这就是那座壁画城么?”
景苔镇虽然一直延用古名,但却有一个别称,壁画城。
由于整座古镇建筑皆饰以“铜胎掐丝”的缘故,房屋建筑从门柱到门框再到匾额,皆是镶嵌着各色铜丝,因此看起来绚烂的就像是从佛窟壁画中直接拓印下来的一样。
可以把这座古镇看成是一尊占地庞大的“景苔蓝”。
叶枫收回视线,好奇问道:“壁画城?”
柳灵郎使劲点头,说道:“景苔镇又名壁画城,这个说法,应该是出自佛教。”
赵狗子抬起头颅看向那小家伙,只要是关于佛家之事,他都很好奇。
柳灵郎不敢再卖关子,赶紧说道:“景苔蓝的制作其实并非大勋本土文化,而是由外界传来。
据某本书上提及,它是从一座名为‘大食国’的异域之地传来。
传入之初,景苔蓝又叫‘大食窑器’、‘鬼国窑器’或‘佛郎嵌’。因此珐琅又被称为‘佛郎’,想来其最先起源,应该是出自佛教一脉。”
赵狗子眼神熠熠,追问道:“然后呢?”
柳灵郎挠挠头,他就只知道这么一点,还是在那白衣读书人读书时,自己闲来无事,偶然从那栋书楼中翻阅而来。
至于景苔蓝,又或者铜胎掐丝珐琅的真正出处,这小家伙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