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矛管用,还是刀更管用?
这一直是个争论不休的话题,用矛者说:“在战场上,平常的雕虫小技根本派不上用场——在武器的选择上,还是用能照顾身体的,较长的矛比较好。尤其是,矛有三益:刺、打、诱。即使矛因战斗而有所损伤,也还可以有当刀用的可能性,若是刀被折断了、弄弯了,就完了。”
提倡用刀者则说:“不对,我们通常认为,只有战场才是武器发挥作用的场所。其实,刀剑对于武士来说,就是自己的灵魂,坐卧起居都要带在身上的。练习刀剑的过程,就是磨炼灵魂的过程。因此,即使在战场上,有它不利的因素,它也能帮助我们磨炼心性、掌握武艺精髓,而不管是用刀剑,还是矛,武士道的最深层的东西永远都是一样的,所以提倡用刀,可以以不变应万变。”
这是一个若争论起来,就没完没了的问题。忠利并不特别偏袒哪一方。只是对极力主张用刀的年轻侍者松下舞之允说:“舞之允,刚刚那番话不大像是能从你嘴里说出来的,你这是现学现卖吧!”
舞之允一副很认真的样子:“不,就是我的观点。”
“不对。别骗我。”
忠利看破了他。
“其实,我有次受邀去岩间角兵卫大人的伊皿子宅邸时,也遇见了这样的争论,当时有位叫作佐佐木小次郎的食客曾做过类似的论断。这与我平日里的想法不谋而合,所以我才会把这番话当作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没有特意欺瞒的意思。”
舞之允坦白道。
“看,我说的没错吧!”
忠利苦笑,突然想起一件事情。
就是岩间角兵卫曾经向自己推荐一个人——佐佐木小次郎——到底要不要雇用他呢,这个问题一直被搁置到现在,一时难以决断。
推荐者角兵卫曾说,因为他还年轻,俸禄少于二百石就行。
可是这不是俸禄多少的问题。
养一个武士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特别是引进新人时。父亲细川三齐公也经常这样教导他。
首先这个人要确实是个人才。其次要讲究以和为贵。再怎么想要这个人,也不能忘记细川家能有今日,都是世代功臣积累的结果。
若是将一个藩比作石垣的话,再巨大、再优良的石头,若不能与其他堆积成垣的石头搭配好,也是无法使用的。即使它具备难能可贵的品质,也永远做不了组成坚固墙壁的一分子。
很可惜,天下有不少难得的伟材名石,因无法通达世故,而被埋于荒野。
特别是关原之战后,这样的人有很多。可是,合适的、能够随时被嵌入任何一个墙垣的石头,有很多却未必合大名的心意,所以真正赏识的石头,却又因有过多的棱角,不懂得妥协,无法马上拿来用。
从这一点来看,小次郎还很年轻,而且很优秀,是有资格在细川家任职的。
小次郎还说不上是一块石头,还是一个未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