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五(1 / 1)

日本桥竣工还不满一年。

比起桥上五颜六色的彩绘,那宽广的河面,两岸新砌的石墙,以及新立起的白色木栏杆更引人注目。

桥旁停着很多来自镰仓和小田原的木船。对面的河边,满身鱼腥味的商人正在招揽客人买鱼。

“……疼死了!哎哟,疼死我了!”

阿杉婆趴在阿丑背上,皱着眉头,不断喊疼,但同时还在拿眼睛瞧着人声鼎沸的鲜鱼市场。

半瓦不时听到阿杉婆的呻吟之声,再加上路人纷纷将目光投向他们,于是半瓦回头半安慰半提醒地对她说:“很快就到了,您再忍一会儿。生命是无大碍的,您就别叫那么大声了!”

阿杉婆听罢,立即像个婴儿一般安静下来,把脸靠在阿丑的背上。

按照聚集人员从事工作的不同,江户分成了各种各样的街区,有锻冶町、枪炮町、染坊町、榻榻米町和公务员町等。半瓦的房子在木工町中最为显眼,因为它有一半屋顶盖了瓦。

两三年前,木工町发生了一场大火,原先的茅草屋顶都被烧光了,现在大部分住宅的屋顶都是木板屋顶。弥次兵卫家的房子也只是在朝向大街的一侧盖了瓦,背人的一侧还是木板。

因为房顶的缘故,大家给他起了个外号,纷纷称呼他为“半瓦”,而弥次兵卫觉得这名字还不错,于是就欣然接受了。

弥次兵卫初到江户时,只是一名普通的浪人。但他行侠仗义,又颇有才气,再加上领导才能出众,很快就转变成一名商人,通过给人修屋顶赚得第一桶金。后来,生意越做越大,现在就连诸侯家的活也交给他做。此外,他还兼营土地买卖。时至今日,即使整日抱着手不干活,也会日进斗金,他被人尊称为“大把头”。

在新开发的江户,涌现出一大批被人尊称为“大把头”的特权阶层。在他们当中,又数半瓦的人脉最广。

就像称呼武家为武士一样,这些人被尊称为“侠士”,老百姓觉得他们处于武士的下风,因此把他们看作是自己人。

这些侠士都不是土生土长的江户人,他们来到江户之后,无论是在风俗上,还是在精神上,都给江户带来了诸多变化。在足利时代末期,江户还是一片乱世,当时就出现了一个由外地人组成的邪恶组织——茨城组。当然在那时,这些人也没有被称为“侠士”。

据《室町殿物语》记载:他们**上身,腰系猩红腰带,下身一水短打装束。身背三尺八寸长朱鞘长刀,刀柄一尺八寸,刀身二尺。头发蓬乱,用草绳捆扎,脚蹬黑靴。常常二十多人一起出行,手拿斧钺钩叉各种兵器……

路上遇见民众,他们便会大喊:“我们乃大名鼎鼎的茨城组,见者赶快回避,保持肃静!”

老百姓自然不敢怠慢,赶紧避到道路两侧,让他们先行通过。

茨城组虽然满口仁义道德,可是经常会做一些打家劫舍的坏事,并且还替自己辩解说:“武士也都打家劫舍!”

当江户发生战乱时,他们丧失操守,像墙头草一般,看见哪一方战势好,就投靠哪方。因此在战乱结束后,被武士和民众所不齿。看到在江户混不下去了,一些恶性不改的人便躲到荒郊野外,继续从事拦路抢劫的勾当。一些还有点骨气的人则选择继续留在江户,面对江户形成的新文化,他们也改变了自己的主张,提出:“正义是骨,民众是肉,侠义是皮——”

新形成的侠士群体开始在各行各业中崭露头角。

“我回来了,快来人啊!带客人进屋休息!”

半瓦一踏入家门,就朝着屋子里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