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归正传——
他的目的地是一乘寺村的薮之乡的下松,此时在他面前出现了一个三岔路口。
其中一条是翻越云母山通往比睿山的山路,刚才佐佐木小次郎走的就是这条路。
这也是最近的一条路,而且路面平坦,是前往一乘寺村的最佳选择。
另一条路有些曲折,需要绕过田中村,沿着高野河一直走到大宫大原,过了修学院之后就可抵达下松。
还有一条路就是从此地一直向东走,抄小路翻过志贺山,再沿着白河上游的瓜生山山脚一直走,途经药师堂即可抵达目的地。
因为下松正好位于三条路的交叉点,所以单从距离而言,并没多大差异。
不过,武藏是单枪匹马去应战——就兵法而言,这几条路就有很大区别。也许即将迈出的一步,就会决定自己的生死。
道路有三条。
要选哪一条呢?
这是一个需要武藏慎重考虑的问题,可他很快就轻松上路了,看不出丝毫的犹豫。
他脚步轻快,一路穿过树林,越过小溪,翻过山崖,走过田野,那在月光下时隐时现的身影,直奔目的地而去。
那么,武藏到底选择了哪条路呢?事实上,他并未选择任何一条路,而是朝着一乘寺村的相反方向走去。周围人烟稀少,狭窄的小路横亘在农田中,他到底要去哪儿呢?
武藏越过神乐冈的山脚,来到后一条天皇的皇陵后身——这一带是浓密的竹林,他穿过竹林后,只见一条透着寒气的河流劈开月光直向那片村落流去——抬头一看,大文字山的北山脊已近在眼前。
……
武藏默默走向山脚的暗处,开始爬山。
刚才一路走来,透过右手边的密林隐约可见围墙和屋顶,那里大概就是东山殿的银阁寺吧!再次回头张望,东山殿的山泉尽收眼底,仿佛一面枣形铜镜。
他沿着山路继续攀登,刚才望见的泉水已隐没在脚下的树荫里,蜿蜒流淌的加茂河映入眼帘。
站在山顶鸟瞰大地,下京至上京的全景仿佛触手可及。而且,从这儿可以清楚地看见一乘寺村下松周边的情况。
如果横穿过包括大文字山、志贺山、瓜生山、一乘寺村在内的三十六峰,赶往比睿山方向,不一会儿就能抵达比武地点——一乘寺村下松的正后面。此时,武藏正站在山顶,俯视着那里。
其实,他早就制订好了作战方案。他想起了织田信长在桶狭间一战时,所采取的声东击西的战术,所以他没有选择任何一条路,而是故意往相反方向走,沿着险峻的山路攀上山腰。
“咦?武士先生!”
武藏万万没想到,此处还会听到人声。一阵脚步声之后,眼前突然出现了一个身着猎装、手持火把的男仆,好像是公卿府里的用人。那人将火把贴近武藏,几乎都要烧到他的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