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四(1 / 1)

双方的对话似乎无法继续下去。

藤次沉默了一会儿,又开口道:“真是把好刀!”

他夸奖了少年那把战刀,这次对方终于露出了喜色。少年一下子转向藤次说道:“是吗?这是家传之物。这把刀原是战刀,这次我想去大阪请一位有经验的兵器师傅把它改成佩刀。”

“就是改成佩刀,好像也太长了。”

“是呀,它足有三尺长呢!”

“真是个长家伙!”

“我想让他改成这么长——”

少年的语气很是自信,说话时露出浅浅的酒窝。

“要把它改短些也不是不可能,无论是三尺长还是四尺长都可以改,只要你使用时能完全发挥出刀的威力。”

藤次想进一步试探对方的虚实,便接着说道:“背着这样一把长刀的确很威风,但要是背着它逃跑,可就贻笑大方了。能否请教一下你的武功流派?”

一谈到武艺,藤次不自觉地开始轻视这个乳臭未干的小子。

美少年扫了一眼对方那副狂妄的表情,说道:“我师从富田派。”

“富田派用的应是小刀呀?”

“没错!是小刀。但并没有谁规定学了富田派刀法,就只能用小刀。我不喜欢效仿别人,所以就别出心裁练习长刀,结果惹怒了师傅,被他老人家逐出了师门。”

“嗯,年轻人就应该标新立异。然后呢?”

“我离开了越前净教寺村。因为我身为富田派门人,所以又去拜访了中条派的鼻祖钟卷自斋老师。他很同情我的遭遇,便收我为徒,我在那里学了四年。后来,老师也认为我学得差不多了。”

“听说,那些久居深山的武师总是很轻易就颁发剑谱和印可。”

“可是,自斋老师却从不轻易颁发印可。听说他只给一个人颁发过印可,就是我的师兄伊藤弥五郎一刀斋。为了能得到老师的印可,我可谓卧薪尝胆、日夜苦练。可是,由于故乡的母亲病故,我不得不暂时返乡。”

“你家乡在哪儿?”

“周防岩国(4)。回乡后,我不敢有丝毫懈怠,经常去锦带桥畔以燕子、柳枝为练习对象苦练剑术。母亲临终前,将这把祖传宝刀——长光刀交给了我,并要我好好爱护。”

“哦!原来是长光!”

“刀上并未刻有铭文,是口口相传而知。在我的故乡,它还有一个名字——‘晒衣竿’。”

本以为这个少年不善言辞,没想到一谈到喜欢的话题,他竟然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完全不在意对方的反应。

从这一点,以及刚才他提到的种种经历来看,他有着与外表并不相称的强烈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