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宅子里。
苏小米和林绣娘做的面饼博得了大家的一致喜爱,杨容止给面饼取的名字文雅又贴切,大家也都一致称好。见大家都这么喜欢桂枝面,苏小米一时信心满满。当日就嘱托杨伯就近采购了一批面粉和油纸。
林绣娘负责做面饼和佐料包,苏小米则负责在包装面饼的油纸上作画。两人忙里忙外的忙活了两日,一大箱子包装得齐齐整整的各式面饼整整装了一箱子。
“哇!米丫头,你跟林娘子整这么多面饼,能卖得完吗?不过这品相看起来不错。林娘子的手艺就是好,这面饼炸得金灿灿的,看着就很有食欲……”苏青禾走到厨房,看着苏小米和林绣娘正在装面饼,抬手正准备捞一个,被苏小米一把打开了。
“就想着偷嘴!也不知道帮我和绣娘装一nbsp;“你这面饼做来不就是吃的吗?咦?你这个油纸的包装袋怎的画得这么花里胡哨的?图案还都不一样?香菇炖鸡面、红烧牛肉、葱烧排骨、酸菜仔鸡、鸡蛋番茄……我的天!这么多种口味?”苏青禾不可思议地翻看着油纸包装袋。
“可不是嘛,我们把这些菜做出来,切成丁,脱水之后和佐料袋子一起放到面饼里,这样客人想吃什么口味就可以挑什么口味。”苏小米一边装面饼一边道。
苏青禾抬眸瞧去,只见在厨房的灶台上搁着好几个竹编的簸箕。簸箕里放着鸡肉丁、香菇丁、牛肉丁、酸菜丁等等,还有一些葱花蒜末。灶膛看起来是刚刚烧过火,灶上还有些余温,这簸箕里的食物放在上面烤上一阵子,晾一晾,正好可以装袋。
“还可以切丁脱水?真是个好法子。”苏青禾赞叹道。
“到时候你跟表哥想吃什么口味的,我和绣娘就多做一些,你们带到号舍里去,想吃的时候只需要找那管事儿的讨一碗沸水,泡一泡便是。”苏小米一边说,一边抬手点数。
这次她和林绣娘一共做了五百来个面饼,她心里粗略算了一下,就算一个面饼除去所有成本能赚二十文钱,那把这五百个面饼卖光约莫能赚十两银子。足够他们几个人在京城好好逛吃逛吃一顿了。
一切准备齐全,到了上元节这一日,苏小米、苏青禾、林绣娘、杨容止四人便坐马车上路了。马车是杨家的马车,杨伯坐在车头赶车,四个人外加整整一箱面饼都在车里。
杨伯赶车赶得平稳,苏小米倚着车壁打了一会儿瞌睡,便到了城门。
“我们得先把这箱面饼拿到市面上去卖掉,换些银子咱们也好去京城好好逛吃逛吃一番。”苏小米道。
“不过偌大的京城,我们人生地不熟的,上哪儿去卖这些面饼?”林绣娘有些担忧地道。
“这个不用担心,我上次来京城的时候就瞧过了,从东直门过去,有一条叫做‘同乐街’的地方,那边有很多做小生意的,还有一条专门卖美食的小吃街,我们可以去那儿瞧瞧看。”苏小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