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出了宅子,找婆子要来了一辆马车,驾着滴滴哒哒就往京城的方向赶去。
景姑姑的这个宅子在京郊,苏小米为了不耽搁时间,特意嘱咐车夫赶得快一些。因此,到达京城城门之时,她已经在马车里晕得七荤八素了。
大靖的京城跟她以往在电视上看到的京城大体上差不多,城门自然也比别的州啊县的要多得多,并且,每个城门要走什么样儿的人都规定得极其严苛。什么正阳门,走龙车,便是皇城的正大门只能走皇帝的龙车,况且这个正阳门还只能在皇帝祭天的时候才走那么一两次。
“姑娘可千万记住了,普通人决不允许从正阳门里过,‘左腿发,右腿杀’,迈一条腿发配边疆,迈两条腿打死不论,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车夫一边赶着马车,一边耐心地叮嘱苏小米。
苏小米听那车夫如此一说,忍不住垂眸瞅了一眼儿自己的两条腿,心想,这皇帝可真是小气,别人不过便是走一走他走的路而已,便要打死人家,真是可怕。
看来,这京城可不比别的地方好混,单单是走个路,都有可能招来杀身之祸。
“这东华门便是皇子及大臣们进出的门了。姑娘您瞧,这进进出出的,那马车排场可大着哩。这里呀,可进出着咱们大靖出了皇上之外最有权有势的达官显贵了。”车夫说着,啧啧赞叹了两句。
苏小米抬眸扫了一眼儿面前气派的城门,再看看城门外那排豪华的马车,以及那候在马车外衣着光鲜的丫鬟随从,再看看自己身上,今日出门只随意套了件粗布衣衫,真是连人家府里的丫鬟都比不了,果然是繁华的大京都。
一路嘀嘀咕咕说着话,马车不知不觉便到了东直门。这东直门便是京城走运输建材之车和老百姓的独轮车、板车的。今日看来只能从这个门进了。
走到城门时,苏小米和车夫被那官兵仔仔细细搜查盘问了一番,这才被放进城去。
好在车夫对京城地势倒是十分熟稔,得知苏小米要买的几样东西之后,直接将马车赶到了东直门左拐,一条叫做“同乐街”的地方。
苏小米虽然不知这“同乐”的名字有何典故,但进了这条街,倒真真是大开了眼界。这条名为“同乐街”的街道,其繁华热闹的程度简直让她瞠目结舌,也因此让她理解了古人“摩肩接踵”、“车水马龙”、“门庭若市”等词语的意思。
只见在这处买卖街上,各类商业设施、各种大小商品花样繁多,琳琅满目,应有尽有,火爆非常。油坊酒肆、茶馆歌楼,卖古玩的、卖故衣的、卖小吃的、卖杂货的……五行八作,都在其列。
苏小米见人多路窄,便让车夫将车停在了街口候着,自己只身挤进了熙熙攘攘的人群里。
这条街越往里面走,便能瞧见许多摆摊设点的小商小贩。有卖刀剪、杂货的,有卖茶水的,有看相算命测字的,有杂耍卖艺的。走街串巷的各种挑货郎更是熙熙攘攘。
路边的摊位自然也不少,有的撑着遮阳伞,有的搭凉棚。有放在搁板上或盘子上的,应是食品;有放在地上的,则是工具和用物。
苏小米在心里感叹一句,也兴得古代没城管这个职业,不然像这般“地摊经济”哪儿能如此繁华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