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反,男人们则要表现得淡然许多。苏常良那日听苏小米那般说,今日也不打算多事儿,只顾着埋头喝汤。
杨明江见妻子和妹妹拉着女人家的家长,全是些东家长西家短的,也插不上话,只好埋头扒饭。
苏小米坐在杨氏身旁,有些心神不宁地搅动着碗里的勺子,手心里早已起了一层薄汗。
时不时抬眼扫一下对面的杨容止,见对方神色如常地喝汤夹菜,时不时地与身旁的苏青禾打趣闲聊,看起来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心底里这才慢慢放松下来。
“爹爹娘亲,姑父姑母,我想三日后便启程赴京,北方近日来雪灾连连,恐怕路上会有耽搁,早些去,时间宽裕,万一有个什么闪失,也好提前做些调整。免得误了考期。再者,早些到京城,也好适应适应北方的天气。”杨容止说着,目光不偏不倚落在了苏小米身上。
她眼下不喜欢他没有关系,她不是想跟着他们去京城吗?那便早些去好了。只要她每日在他身边,他总有法子让她喜欢上他。
“啊?怎的突然这么急?”
坐在杨容止身旁的苏青禾听杨容止如此一说,刚刚放到嘴边的鸡腿瞬时便不香了。
毕竟他跟任敏才刚刚成亲,正是新婚燕尔浓情蜜意之时,这分别来得这么措不及防,他一时之间还有些反应不过来。
“对呀……怎的忽然这么急?”郑氏也被杨容止这个突如其来的想法惊到了,抬起头来,无比心虚地扫了一眼儿杨氏。
本来前次来她那般积极地想要商议亲事,忽然被自家儿子搅了那一局,今日到了苏家,她是连个屁都不敢放错。现在在这里已经是如坐针毡了,这小子此刻又说想要早日去京城赴考,这不是把他老母亲架在火上烤么?
“男儿志在四方,冬哥儿对学业既是这般上心,我们做长辈的自然是非常支持的。”一旁的苏常良放下手中的汤碗,不紧不慢地道,转头又将目光落在了苏青禾的身上。
“禾哥儿也跟着你表哥早点儿上京去吧。你表哥方才说得不无道理。科考是大事儿,早做准备总是好的。”
“哦。知道了。”苏青禾面色冷了冷,将手中的鸡腿搁到了碗里。
“孩子们既是这般上进自然是好的。待会儿我便给他们兄妹俩收拾东西去。”
杨氏见郑氏今日来,从始至终都未再提定亲一事儿,这会子杨容止又主动提出来要早日上京,看来杨家对这门亲事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执着。于是胸中长长舒了一口气。既然两家都不想再议定亲一事儿,两个孩子早些上京也好。
郑氏见杨氏如此说,又仔细扫了一眼儿杨氏,见她一副轻松神色,全无生气惊愕的迹象,胸中也有些疑惑。又想,苏小米如今也还未及笄,许是苏家觉得现在商议亲事早了些?
这样想着,郑氏终是再未开口。
于是,上京城的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