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兄弟会心一笑,嘴角上扬,只是这笑容有点冷。
周家当初在泗水县虽然不是一方大族,但也出过一位大人物。
这件往事,还要从几十年前说起。
……
老周家世代扎根在泗水县,祖辈在兵荒马乱的日子里经营着一家客栈,生活疾苦,确实过着寒门一般的生活。
但这家客栈倒也是个传奇,在历经了百年的风霜后而不倒,在传到周文昌的手里时,已经有一些年头了。
周易的爷爷名叫周萧南,在几十年前泗县颇有名望,他原来膝下有三子,而周易的父亲周文昌只能在其中排行最末。
当初还是大隋朝代,各大道州中重文轻武,家家子弟十年寒窗苦读,以能进京赶考为家族荣耀,当然老周家也不例外。
而他们周家虽然日子过得贫苦,但周萧南的三个儿子但都是有大毅力之辈。
周家一门三书生,而且单论文采的话,个个在当初泗县都算的上顶尖,是为脍炙人口。
其中属老大周文寅最出名。
周文寅考中了前朝的最后一任会元郎,而且在黑暗的官场之上跟对了派系,并且一路之中有贵人提拔,在大武开国后不久就远走他乡,被任命为江南道扬州城的知府。
扬州城历来是富裕之地,对方凭借着扬州知府一职,在扬州城混得风生水起,并且结识了许多豪门贵族,慢慢的也就扎根在了那里。
老二周文宣,虽然文采运气方面不如老大周文寅,但凭借着出众的名气,以及兄长的暗中提携,最后虽然在官场上混得不济,但也当上金陵附属邯山县城的知县,鱼肉百姓,日子过得也算是潇洒。
而轮到老三周文昌的时候,周家已经积攒了众多得天独厚的条件,并且在两位兄长的资助下,周文昌有幸去往了京都地界求学。
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周文昌性格桀骜不驯,竟然不顾及自己寒门的出身,偷偷摸摸地与京都徐家的千金大小姐徐柔暗中来往。
这在外人看来,就是寒门子弟敢胆大妄为的去攀高枝。
向来是纸包不住火,等到事情败露之后,周文昌的举动惹来了徐家的大肆震怒,在别无选择之下,周文昌与徐柔两人只好仓皇的逃回了泗水县。
但当初的徐家就是一方豪族,怎么可能容忍自家千金不惜叛门,也要与一穷书生背井离乡的事情?
这些年来,他们明里暗里不知道对周文昌所在的周家下了多少的绊子,更是直接断了后者的仕途。
周文寅、周文宣两兄弟在朝为官,最为趋炎附势,在受到了某些牵连之后,他们为了向徐家表明态度,更是果断的断绝了与周文昌的关系来往。
在前世的剧情中,这一断就是永生永世,即使泗县周文昌在遭受灭顶之灾的时候,那两家也是无动于衷,隔岸观火。
这也是周易两兄弟在提到原本的那些亲戚时,都是一副面色不善的表情。
在血脉亲情方面,比起徐家,显然是他们的那两位本家伯伯做的更加的狠辣绝情,更让人感到寒心。
周易这次在金陵大肆为父亲举办寿宴,也就是想借用他周大师之名,狠狠威慑他那两位伯伯一番,以洗刷血脉耻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