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三十九章 不妄(1 / 2)

不妄不仅是少林寺的得道高僧,在整个神州大地也是德高望重,他若是说段忘容肚子里的孩子没问题,那便等同于堵死了天下人的悠悠之口。

子书祯自然知道这个道理,但更让他在意的是段忘渊亲自前去少林寺请不妄一事,他冷笑一声:“段忘渊这是想引蛇出洞啊!”

海云智顺势说道:“少林寺在大凉境内,我们助长平余孽一臂之力刺杀他?”

一旦刺杀成功,义宁接下来定会陷入内乱,大凉若是趁机向义宁发起进攻,子书珩也会趁机攻打大凉,与子书珩交情甚笃的晋王、以及一向与义宁交好的南燕,很难说不会掺和一脚,更遑论还有一个阴晴不定手段高明的师长夷。

可若是不向义宁发兵,长平余孽的起义很快就会被九段枪继承人和离王镇压,对大凉似乎也没什么好处。

子书祯在心中细细推演着每一种可能。

他利用段忘容腹中的孩子制造舆论,只是想让子书珩离开翰宁,那样才能大大提高王淮夺回铁骑营和大翰四城的胜算。

既然如此,便也没什么可纠结的了。

“他都决定亲自来了,定是早已准备妥当,少林寺这边恐怕也已经介入,无论我们派多少人,刺杀是注定不会成功的,说不定还会暴露,那可就得不偿失了。”子书祯翻开一本折子,语调很是平淡,“不着急,留着那些长平人,真正的好戏还没开始呢!”

-

自打噬心走火入魔起,不妄便总是四处游历寻找解救他的法子,极少少待在寺里,后来从子书珩口中得知噬心的噩耗,他回来闭关了一段日子,便又离开了。

那时寺里好奇的弟子总问:“不妄师叔去哪儿了?”

每每这时,方丈便会答非所问地回八个字:“苦乐自当,不求不妄。”

这一日天微微亮,那“苦乐自当,不求不妄”的人便出现在了方丈的禅房前,里头传来年迈低沉的嗓音:“可是不妄回来了?”

“回师父,正是弟子,弟子向您请安。”

吱嘎一声——老方丈推开门,对上不妄的目光,那双眼睛沉静澄澈地不像话,一如他们的初遇。

那一年少林寺从肆意烧杀抢夺的长平人手中救下了不少人,不妄也在其中,那时他只有三岁,跟其他哭闹不安的孩子不同,他安静地坐在角落里,悲悯地看着眼前的一切,就仿佛什么都没发生,又仿佛感受到了所有人的痛。方丈被他干净出尘的气质吸引,聊了两句便知他颇具慧根,于是将他收为座下弟子,并命人四处寻他的父母家人,可惜寻了若干年,也没能寻得一个究竟。

似乎这世间没什么能让不妄露出大喜大怒的神色,除了那个他九死一生救回来的师弟。

人总是会经历这么一个过程——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只一个眼神,方丈便知不妄开悟了。

不妄恭敬行礼:“不妄见过师父。”

老方丈慈祥地笑着:“这次回来可是为义宁之事?”

不妄略微颔首,声音温润清朗,语调不紧不慢:“义宁流言四起,不妄走一遭若能化解灾祸,亦是为我佛积累功德,弟子与那子书一脉的第九子有一段尘缘尚未断干净,此行也可寻得答案。”

老方丈缓缓地点了点头,从宽袖中掏出一封信。

“这是义宁王的邀请函,他不日就会抵达,你先收着吧。”

“是。”

这个弟子很让老方丈放心,他没什么可交代的,正要转身回屋,忽然瞥见他袖里藏着一枚由金丝线编制而成的圆形荷包,因为时间太久远,这荷包磨得有些发白,老方丈心头一颤,想开口说什么,但话到嘴边还是咽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