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之后,林浅夏把所有的春联都写完了。
不少人陆陆续续来拿周家拿春联。
这两天林浅夏被各位大叔大妈们给夸张天了。
说她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夸得世间少有。
周老婆子全程乐呵得不行,家里可算是热闹了,瞧瞧大家伙们这么热情肯定能过一个好年。
还有五天到除夕。
村里的人忙的不得了,准备过年的东西。
时不时地去趟县城买些平常舍不得买的东西回来,给家里增加些喜庆。
年画,灶王爷,还有猪肉,都是要买的。
林浅夏说道:“奶奶,明天我们一起去县城拍张照片吧,全家福。”
“行,明天就去。”
周今安去屋后抱柴火去了。
他在回来的时候看见王大红也在抱柴火。
她率先说道:“周同志,你媳妇和你结婚这么长时间,肚子一直没动静,你得领着她到县医院看看。”
“和你没关系。”
“啧,我是以过来人的经验劝你的,早晚得去看。”
周今安没再搭理她抱着柴火就往家里走。
王大红站在原地不满的说道:“这周家是不是都是傻子,传宗接代这么大的事竟然不着急,林浅夏给他们灌了什么迷魂汤,给迷得五迷三道的。”
林浅夏见他沉默寡言的回来。
虽然他平时说话少但她还是察觉到他心情不好。
“今安哥,咋了?”
“刚刚碰见招娣娘,她说了些有的没的。”
“是不是催生呢?”
“她也和你说过?”周今安疑惑道。
“是啊,本来她怀了后来被周水根把孩子踹掉了。之前是来我面前炫耀,后来是往我身上甩锅。”
周今安安抚的眼神看着她说道:“她说的话你别放在心上。”
“我肯定不放在心上,不与傻子论长短。我刚才和奶奶说明天去县城照张全家福,正好去逛逛买些年货。”
他听见这话笑着说道:“好,听你的。”
自从周父和周母去世后家里就再也没有拍过照片。
这次有林浅夏组织要不然他也想不到要去县城拍照片。
幸好周老婆子的腿好了。
一家人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比什么都强。
“媳妇儿,外面冷,快进屋暖和吧。”
“我穿的可厚了,还贴了暖贴,特别的暖和。”
周老婆子出来说道:“今安,豆腐泡好了,你去村子的石磨那把黄豆磨了。”
“等我洗下手,这就去。”
“今安哥,我和你一起去吧,正好我在家闲着没事,去看看石磨是怎么用的,前两天我看周笑白和秦兴火在那里磨豆子。”
周今安用扁担挑着两个水桶。
水桶里放的是泡好的黄豆。
林浅夏手里拿着刷子和一个瓢头。
去的时候正好没人,石磨就在水井边上,担水刷石磨特别的方便。
周今安熟练的担水回来,林浅夏只在一旁看着。
他挪开上面一层的石磨用瓢舀水浇上来,刷洗的干干净净。
随即把石磨上的绳子套在木杆子上。
只需要把黄豆倒在石磨上面的孔里,在缓慢转动石磨即可。
石磨上的槽口处放了一个水桶,是用来接磨下来的豆汁的。
林浅夏站在一边等着给加黄豆。
张老婆子也端着一个盆过来。
她泡的黄豆没有周家泡的黄豆多,周家的黄豆一大部分是林浅夏拿出来的。
“哪有大男人干这活的,让你媳妇干。”
“大娘,你爱干等会你就自己干吧,反正也没人帮你一块干。”
林浅夏笑嘻嘻的,说出来的话却最是扎心。
“你嘴巴咋这么毒呢。”
“毒吗,我觉得还行啊。你儿子肯定不会过来帮忙的,你知道自己在这里干活,我说的是大实话啊。”
张老婆子不满的问道:“你怎么知道我儿子不会过来帮忙?”
“你不是说大男人不能干这样的活吗。”
“我——”
她一时哑口无言,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张栓子确实不回来,不仅他不会来,张大丫也不会来。
真是欠了他们的。
马上过年了却只有她一个人忙活,两夫妻跟没事人似的。
到现在春联还没着落呢。
真是无语。
她清了一下嗓子说道:“林知青,之前乡亲们的春联应该都写完了吧,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帮忙把我家的也写了呗。我家就三间屋,不到半个小时就能写完。”
“大娘你要不去找别人写吧。”
“我话说到这个份上,你却还是让我找别人写,真是不知好歹。”
周今安听她说话越来越离谱便说道:“大娘,你怎么能这么说,求人办事还有理了。”
“不是我说你,好好管管你媳妇,真是无法无天了。”
“大娘,浅夏很好,你要是再这么说别怪我这做小辈的不给你面子。”
张老婆子立马怂了没再说话。
见她老实的才周今安继续推磨。
林浅夏笑着舀了一瓢的黄豆放在石墨上。
看着两人配合这么默契,张老婆子恨的牙痒痒。
自己怎么就没周老婆子这么好的命。
娶了个好的孙媳妇儿,一家子跟着享福。
老张家过得是什么苦日子啊,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没过一会儿张大丫从这里路过。
对,只是路过。
对着张老婆子连招呼也没打,径直略过,跟陌生人似的。
林浅夏见状实在没忍住笑了笑。
这对婆媳的关系还真是有趣,难怪一天一打,谁也不让谁。
张老婆子撇了撇嘴小声说道:“笑什么笑,没见过人吗,有什么好笑的。”
周今安一个大男人推石磨可比女人快多了。
很快就把黄豆全部磨成豆汁,整整两半桶,把张老婆子馋的不行。
她这一小盆还不知道能磨多少的豆浆。
这么点就怕还没到除夕就吃的一滴都不剩。
但是没办法,家里就这么点黄豆,还剩下一点得留着当种。
林浅夏和周今安在她艳羡嫉妒的眼神中离开。
“今安哥,我看她要气炸了。”
“她家里那么一大摊子事还能这么心平气和也是不容易。”
“她可能习惯成自然。”
就是不接受也没办法,事到如今只能受着。
王玉莲和赵红梅站在周家门口,专门等林浅夏回去。
她们看了村里人的春联确实写得不错。
就是不懂书法但也看的出来是好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