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老婆子说道:“给大明找个门当户对的,村里又不是没有好姑娘,有多大能力办多大的事,郭知青没这个意思就不要一直想着不松手。”
“哼,我看你就是巴不得我们徐家过得好。怎么你家孙子能娶知青我家大明就不能娶知青,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算了,根本说不通。
林浅夏搀扶着周老婆子站到另一边。
不与傻瓜论长短。
“怎么没去上班,你不是在运输局上班吗,不会就去上了一天然后被赶回家了吧?”
王玉莲幸灾乐祸的说道。
她这话说的周围的人全部齐刷刷的看向林浅夏。
眼底满是兴奋。
魏彩萍帮忙说道:“过几天再去上班,你们根本什么也不懂,不懂就别乱说话。”
“彩萍,你才和林知青认识多长时间啊就这么向着她说话。”
“我帮理不帮亲。”
“可得了吧,周今安这两天没在村里,不会是他去上班了吧。”
“林知青还真是糊涂啊。”
一时间流言四起,沸沸扬扬,跟菜市场似的。
周老婆子说道:“浅夏,咱们回家吧。”
不愿意在这里听他们说瞎话。
等林浅夏离开后,徐老婆子心里暗道,果然还是得娶知青,一步登天。
周家的日子可是肉眼可见的好起来了。
回到家林浅夏躺在**翻了滚,真想周今安。
真是长了恋爱脑。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她想着想着便躺在被窝里睡着了。
——
周今玉过来敲门,喊林浅夏吃午饭。
林浅夏睡懵了,缓了三秒才说道:“今玉,我这就起来。”
她连滚带爬的下床穿鞋。
“好香啊,奶奶做的什么好吃的?”
“煎的土豆饼,刚刚我先吃了一个,可好吃啦。”
自从嫁到周家林浅夏觉得自个胃口都变好了,做饭是真的好吃。
她摸了摸自己的腰腹,长了不少肉,得控制一下胃口才行。
“今安哥什么时候回来啊?”
“还有一天哥哥就回来了,嫂嫂别担心。”
周今玉挺习惯的,之前周今玉就经常出远门,大多是两天回来,也有四五天才回来的时候。
“这么算下来明天下午就回来了。”
她觉得周今安明下午一定会回来的,他说要来送她去上班的。
吃过午饭,周老婆子坐在院子里拿着簸箕开始剥玉米。
林浅夏过来帮忙说道:“这是自留地里种的吗?”
“是啊,自留地里种的玉米,等把玉米粒剥下来去石磨上碾成粉面下玉米糊糊或者贴玉米饼子吃。”
“看着长得挺不错的,能磨小半袋呢。”
“今年玉米确实长得好,幸亏是在第一场小雨的时候种的。村里不少人第一场小雨没有种玉米,等第二场大雨的时候种的玉米有不少缺苗的。”
“奶奶,大概什么时候分粮啊?”
“应该快了,该收的都收了,等过两天镇长会有人来村里收粮食。”
这是硬性规定,不交不行。
林浅夏非常期待周家能分多少的粮食。
毕竟周今安那么能干,每次都是最晚下工的,村里怕是只有他的工分最多。
她也想看看自己的那二十几个工分能不能分到半瓢的粮食。
想想也是怪好笑的,这么点工分确实有些难为情。
幸亏她脸皮厚无所谓。
林浅夏第一次剥玉米粒二十来分钟之后整个手通红,直接擦出水泡。
她看着周老婆子和周今玉搓玉米毫不费力,特别顺溜的就把玉米粒搓下来,在她手里就特别的难弄。
周老婆子瞟了她一眼连忙扔下手中的玉米棒子。
“你说说你这孩子咋还搓出水泡了,疼就别干了,也怪我,忘了你之前没干过了,这细皮嫩肉的手糟蹋成啥样了。”
她是真的心疼,白净的小手血泡格外的明显。
她又说道:“先去洗洗手,用凉水洗,我过去拿针把水泡挑开,要不然一碰就疼。”
周今玉连忙把盆子里舀了一瓢水端过来。
林浅夏有些过意不去,净帮倒忙了。
不仅是力气活还要会用巧劲。
农活看着简单,只要有力气就能干,但实际上得自己琢磨透才行。
周老婆子拿出来一根针过来。
她还专门把针头用火燎了一下。
“会有些疼,忍着点。水泡不挑破后天你去开车也不方便,挑破把水挤出来明天就能好。”
“嗯嗯,奶奶我知道的。”
被针刺破的时候并没有多疼。
周今玉在旁边轻轻吹了一下她的手。
“嫂嫂,你以后别干活了,哥哥也不让你干活。”
听到这话她老脸一红,被小孩子教育了。
“下次嫂嫂就知道该怎么干活不受伤,等我手好了以后再试试。”
“别试了,哥哥回来得心疼死。”
周今安在临走的时候没少在周今玉耳边耳提面命。
周老婆子说道:“浅夏你坐着就行,真要是伤到手后天不能开车就得不偿失了。”
林浅夏坐在一旁看祖孙俩忙活。
她回房拿了两个苹果,到厨房削皮切好放在盘子里端过来。
“来,吃点苹果。”
王大花过来的时候就看见这一幕。
她看着削皮的苹果心想,还真是舍得,还去皮,要是她肯定舍不得连皮一起吃了。
“大娘,过来坐吧。”
“我就不坐了,林知青,你明天去县城吗?”
“明天不去,有啥事?”
“本来想着你要是去的话帮忙带一斤粗盐,不去就算了,反正现在闲着我明儿个去趟县城。”
她说完就往大门外走。
林浅夏出去送她。
“行了,你快回去吧,同在一个村里住着没这么讲究。”
王大花这才看见她手上缠着的纱布。
“你这手是咋的了?被刀割了吗?”
“不是,起了个水泡。”
“水泡啊,那没事,多干点活等手上起茧子就不会磨出水泡了。”
林浅夏一时不知道该说啥便礼貌性的笑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