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周云这个在她看来是个简朴县令家的公子却展现出少见的气派。
一个书童打伞,一个书童拎包,还有两个书童跟在后头侍奉。
嚯,好生气派!
华年忍不住气恼:“哎呀,主公是太低调了,竟叫一个童生抢了风头!”
周云介绍是童生,还没中秀才和举人。
杨知月:“……”
忽然间不知道风头二字该怎么写。
她安抚地拍了拍,“这有什么可生气的?不过是正常派头。”
嗯,是的,这四个人的伺候是童生的正常派头。
正常来说,如果童生出门不带着四个人,自己拎书箱和打伞,那才叫不符合规矩。
至于秀才和进士出头的派头……比这还要大。
杨知月搜罗原身的记忆,蓦然发现怪不得这年月人人都想读书。
实在是朝廷对读书人的待遇太好,又是免跪拜又是赋税,还有特殊的穿衣要求……
将读书人捧上天!
殊不知,在她感慨周云的派头大时,周云也在感慨,“这位不愧是奇女子,能屈能伸。”
他不认为杨知月身旁没有太多婢女是因为她不能接受奴婢,反而误会对方是顾忌明面上的身份,不愿意特别打眼。
他是听父亲讲过杨知月的身份,弘农杨氏的嫡女,在闺中生活不比公主差,某些不得宠的公主甚至还要看她的眼色行事。
这样一位玩赏过天下最好东西的女人能做出卧薪尝胆的姿态来,属实不容易!
入奢容易,入简难!
作为东道主,杨知月先是领他去了食品厂,“这些是我们目前在批发的产品。”
又去了毛纺厂,“远销太原的上好产品。”
又去了陶器工坊和瓷器工坊,“碗具等器皿来源。”
还又去养殖场,“肉类以及蛋白质来源。”
怀荒不大,算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随着游览的继续,周云也愈发沉默。
以他的眼光来看,这座城池崭新,还有不够完善的地方,人员不够多,但架不住他们各个方面发展得很多。
本地不光有特色产品,更能对外通商。
特别是外设的贸易出口人来人往。
杨知月还大方地给他看了今日的订单,不能说是多,只能说是非常多。
如果武川能有这等外贸经济,他估计做梦都能笑醒。
当真是不简单呀,在武川还在努力恢复到灾前规模时,怀荒已经赶超原来,大步向前迈进啦!
站在川流不息的河流边,望着刚竖起的巨大水车,闻着空气中芳芳花香,他心中五味杂陈。
杨知月早预料到他有可能会出现这类情绪。
此时,静静等候一旁。
不错,不错,没有浪费她的安排。
就这么怀疑下去吧,就这么胆颤下去吧,在惊慌中于怀荒形成利益链条。
心底哼着小曲,她淡然地等待转机。
然后,她等来了——
“请问怀荒境内为什么有那么多鸡鸭?是个人饲养还是您的手笔?”
好清奇的切入点,不过杨知月不会拒绝,她甚至仔细解释一番。
“是养殖场散养的鸡鸭。它们可以预防蝗虫,自身也是很好的肉质来源,饲养起来也不麻烦,大规模饲养是一箭双雕的好事。”
“如果武川担心蝗虫危害,不妨也尝试饲养一下。”
周云略有心动,仔细了解了鸭子对蝗虫的特攻。
然后,他分外可惜地叹气:
“果然是好东西,奈何武川养不起这么多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