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23章 授田制(1 / 2)

下午四点,军演正式结束,结果没有任何反转。

自卫队胜利,监察司输得很惨。

高台上的百姓看个乐呵,结束后稀稀拉拉地离开,却又听战场旁不知何时立起了圆鼓。

此刻,正“咚咚咚——”的响起来。

突然起来的声音让所有人顿在原地,下意识将目光转回去。

只见散乱的军士们又被聚拢起来,他们在简单整理后,挺起胸膛,握着木枪大步而来。

木枪顶头的那点红漆像在空中摇曳的红缨,多了几分虎虎生威的气势。

两方将士泾渭分明地排列,目光不约而同地放在前方刚架起的点将台上。

空气安静又肃穆,酝酿着令人心惊的压抑。

忽然,远处走来一群人,为首的是一位身穿褐色长袍的女性,长袍本是男子的衣饰,穿在她身上却丝毫不显突兀,更衬得她有种超脱性别的威严。

她身后一步之遥的地方跟着三位形态各异的男性,中间那位位身穿青色文士袍,另外两人都身穿铠甲,一黑一白,宛若黑白无常。

这三人正是周悦竹、王定和盛怀安。

女子登上高台,走到正中央,兵士们皆抬头仰望于她。

杨知月的目光依次划过众人,她微笑地点了点头:

“今日的军演很不错,大家都果敢英勇,值得嘉奖。”

只短短一句便叫众人涨红了脸,一方是失败的愧疚,一方是胜利的骄傲。

“希望你们牢记,胜不骄败不馁。”杨知月从容不迫地安慰,“一次失败不会影响你们之前的功劳。”

“监察司在雪灾中救济百姓,灾后维护城内秩序,为恢复经济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自卫队联络六镇,沟通友邻,又斩杀数百匪患,救百姓于水火。”

“两者对内对外都不可缺少,今日特嘉奖所有参与过两次行动的兵士,各赏十亩佃田,赋税减半。”

此话一出,p;兵士们只是来参加一次寻常军演,无人能想到会得到如此巨大的嘉奖。

十亩佃田?!

他们能想到最好的赏赐便是金银珠宝,分赏土地是在梦中也不敢幻想的事情!

“这些佃田可以自家种,租赁出去让别人种植,以后若是干得好,赋税还可以再减,甚至可以免税三年。”

这一下,连最沉稳的士兵都有些按捺不住激动了。

十亩地赋税三年?!恐怕是全家老小都能养得活!

这个赏赐太大了,大得让众人双眼发红,气息急促。

这是杨知月思量许久才做出的决定。这个年代,朝廷与士族处处都在抓壮丁,除了豪强外,无人能养得起职业军队。

屯田养兵是她最开始的办法,但“好男不当兵”这句话传得太广,含义也太贬低。

纵然有军饷吊在前头,领地内也少有人积极参军。

那只能换一个办法,尝试先秦时代的军功授田制度,十亩佃田再加上赋税减半,足以安定兵士们内心,调动普通人的积极性。

人只能在保护既得利益时,奋不顾身!

眼见台下的气氛逐渐火热,杨知月又抛下一颗重磅炸弹:

“若是因战伤残,除了田地免赋外,领地内还会为其赡养妻儿,所授军田永无赋税,可传子孙。”

兵士们彻底失语,不提战死伤残的优待,可传子孙的军田不就意味着——永业田吗?!

一想起这个词,士兵们便呼吸一滞,那可是王爵才能享受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