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红杏出墙?(2 / 2)

总之,对这个男人,把她掳掠到大漠草原上来的男人呼延豹,蔡琰并没有多少仇恨,相反,他还给蔡琰带来许多好感。

听到呼延豹提出这个要求,蔡琰立即把自己手上的缝纫活儿停下来,转身到另一边的案几旁,找出纸笔。

呼延豹站在一旁,十分认真的看着蔡琰的动作。他的目光追随着蔡琰。她的一举一动都在他的眼里定格。

蔡琰慢慢地把卷起的纸张打开。然后,拿出砚台,倒上清水,用砚块在上面研磨。

“这个,看来是力气活,我来吧。”呼延豹一看,蔡琰的研磨似乎很费时,但是并没有技术,于是就提出帮忙。

蔡琰跟他说了研磨的注意事项,就把墨块给他了。

“你想让我写什么呢?”蔡琰笑着问呼延豹。

“写什么都行。只要好看。”呼延豹憨笑着。

“好吧。”

呼延豹研好墨之后,只见蔡琰从笔筒里抽出一支毛笔。右手握笔,左手撩起右手的袖子,右手端正地握住笔,神色庄重地开始下笔写字。

蔡琰想了想,写下了孔圣人的一句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蔡琰开始一个字一个字认真写。她全神贯注,凝神静气的写字。

呼延豹被蔡琰的神态迷住了。那是一种庄严的美,一种大气的美,一种出神入化的美。

说实话,征战多年的呼延豹,此生所见女子多了去了。匈奴女人不算,就是汉人和其他外族女人也见过不少,唯有蔡琰是他最为尊敬,最为佩服的女子。

从他第一眼看见她,他就知道这是个非同寻常的女子。所以,一种尊敬加爱慕的心思,一直在他心中涌动着。

蔡琰终于写完了。她放下笔,再次满意地看了看自己的书法作品。

“你这个写的是什么呢?”呼延豹不认识汉字,他又要求蔡琰为他解说。

听蔡琰讲解了意思之后,呼延豹不停地点头说:“这个话,很有道理,很好。”

蔡琰看他对书法这么感兴趣,就说:“你也可以学习认字,写字嘛。”

“我……”呼延豹看看自己,说:“我这般年纪还能学什么?”

“当然能学。”蔡琰很热心地说:“我来教你。来,先学你的名字。”

蔡琰提笔写下了“呼延豹”三个字。

呼延豹很好奇地看着这三个字。他一会儿到字的左边看看,一会儿到字的右边看看。他问:“这就是我?写的是我吗?”

“是你。这就代表你。”蔡琰笑着对她说。

呼延豹满脸的兴奋和好奇。匈奴人没有文字,只有语言。他们对文字有一种顶礼膜拜的景仰之情。

“来,我来教你写字。写你的名字。”蔡琰见呼延豹对文字这般有兴趣,就想为他当一回老师。

蔡琰让呼延豹坐下来,自己在他身后。

从没拿过笔的呼延豹,手里拿着笔,看着蔡琰的字,却战战兢兢不知如何下笔。

蔡琰见状,就用自己的手去握住他的手,然后在纸上留下字迹。

但是,呼延豹的手又粗又大,蔡琰的手细白嫩小。她握着他的手还真有点吃力。

勉勉强强,“呼延豹”三个歪歪斜斜的字,出现在纸上。

呼延豹紧张得出了一身汗。

他想赶紧起来让位给蔡琰。谁知,他起身太快,弯腰站在他身后的蔡琰还没有离开,他就猛一起身,正好把蔡琰撞倒了。

就在蔡琰倒地的一刹那,训练有素的呼延豹,立即一个海底捞月般的动作,一只手把纤细瘦弱的蔡琰从地下抱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