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窘迫生计(2 / 2)

只见这赵老财(蔡邕给他起的外号)笑嘻嘻两手抱拳作揖点头地对蔡邕说:“久闻伯喈先生英名,能到我们这吴会地面居住,是我等乡邻的莫大荣耀。”

蔡邕不想跟他客套下去,就直呼道:“赵大人切莫夸奖,鄙人现在无官无职,乃一介落难草民。不值得赵大人如此相敬。赵大人如果有事,请直说无妨。”

赵老财吭哧了一会儿,才说出事由。

原来,这赵老财因为坑蒙拐骗欺诈相邻,所以他聚财有方。春上,他倾巨资盖了一套豪宅,早已搬迁进去入住了。为了显示自己的富贵,他经常邀请当地名流和官宦到家里做客。

他那富丽堂皇的堂屋,本来求了当地著名书画名家,画了幅中堂画挂上去了。但他听说蔡邕到了此地,怎么看自己那副中堂都不顺眼,觉得那幅画缺乏气势遒劲的笔力,配不上自己耗巨资修建的房屋。

于是,他今天特地赶到蔡府,前来恳求蔡邕的墨宝。

“蔡大人,赵某只求您的一幅墨宝,不论是书法,还是绘画,是您的笔迹就成。”赵财主对着蔡邕点头哈腰,一副恭敬相。

蔡邕乃嫉恶如仇之人,最见不得这类鱼肉乡里的恶人。

“赵大人,你看,我今天正在忙着著书立说,实在没有闲暇时间啊。”他想把这个恶绅打发一走了之。这种恶霸坏蛋,给他写中堂?没门!

“你看,我赵某人特地赶来求字,请您务必赏个脸。报酬嘛,好说好说。无论多少,您随便开个价。我赵某一定答应。”

那边蔡邕还在推辞。这边厨房里,蔡夫人已经把最后一粒米倒进了锅里,可是,这一大家子人,连米汤都不够喝了。

蔡夫人叹了口气,对蔡琰说:“琰儿,你去告诉爹爹,今天中午就没有稀粥喝了。”

蔡琰来到书房,正好看到爹爹和赵老财在那里纠缠。赵老财执意要爹爹的字画,许以重金,但爹爹百般推脱不肯答应。

蔡琰—想,家里已经穷得揭不开锅了,父亲还在那里硬撑着面子推脱,也太过理智了。还是填饱肚皮要紧啊。干嘛不宰这个地主老财一下,解决家里的燃眉之急呢?

她来到书房,故意大声对父亲说:“爹爹,母亲让我告诉你,家里的米,已经不够中午的一餐了。你看怎么办?大家不能饿肚子啊?”

这边蔡琰话还没说完,那个赵老财立即大喜过望地说::“这有何难,只要伯喈先生赐字,午餐之米随后就到!”

蔡邕想了想,既然已经这样,文姬都把话说出来了,丢脸也已经丢了,那就给他写一幅字吧。遂提笔唰唰唰一气呵成,写了一幅对联。

赵老财拿了对联,千恩万谢叩拜不止,欢天喜地走了。片刻,他立即差人送来了润笔费,五铢钱装了满满一大袋子。蔡夫人高兴地说:“这笔钱,够咱一家人用上半年了。”

赵老财回家后,立即找人裱糊了,把蔡邕的对联挂在堂屋,情不自禁地欣赏了半天,越看越喜欢。夜里躺在**,他想第二天要把亲朋好友请来一起欣赏蔡邕的笔迹。

可是谁也未能料到,第二天一大早,他起床后再次来到堂屋,却忽然发现,蔡邕书写的对联上,遒劲有力的蔡氏笔迹竟然不见了踪影,只剩下两条白纸,在微风中瑟瑟飘摇着。

后来老百姓们传说,伯喈先生的字是有灵性的,游龙舞凤,夜里都飞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