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看来这个小女果然不是凡人,你得下功夫好好培养。”
蔡邕急忙点头称是。
——蔡琰心中暗喜。
正说着,蔡邕的叔父,也就是蔡琰的叔爷爷,都城卫尉蔡质,也带着他的夫人,特地坐着马车从都城洛阳赶了过来,参加这一家庭聚会。
蔡邕的父亲和叔父,这兄弟俩感情很好。后来,当蔡邕父亲去世后,叔父就把蔡邕一家接到都城居住了。
叔爷爷蔡质,和爷爷蔡棱一样,给小小的蔡琰带来了许多礼物。
除了日常饭菜,这天特意端上泡了许久的**酒,以及厨娘们特地做的重阳糕。
蔡家这重阳糕是用了上好的糯米面,放进桂花和**,另外加了蜂蜜,上笼蒸熟的。
蔡邕心下高兴,不由得和父亲及叔父多喝了几杯**酒。
席罢,一家人趁着兴头,要给百日的琰儿“抓周”。也就是“抓前程。”那个朝代,男尊女卑还没有后来那么厉害,人们对女孩子倒比后面的朝代更重视一些。
丫鬟翠翠和小莲在堂屋的大桌子上,摆满了各种物件,能够代表各种前程和爱好的东西。
一时间,桌山的东西摆得像小山那么高。
那些东西里,有笔墨纸砚和书帖,有琴棋书画,有刀弓箭囊,有胭脂铜镜,有白银商幌,有女红刺绣……,林林总总一大堆。看得小蔡琰眼都花了。
一群人都围了过来,目不转睛地看着她。
只见她,伸出那婴儿肥的白白胖胖右手,先是抓起了一支笔,一支上等狼毫小笔。
“嗷……!”丫鬟们一阵拍掌惊呼。
“笔,她抓的是笔!”蔡夫人也惊叫道。
两位爷爷,捻着各自的胡须,互相对视一眼,哈哈地大笑,赞许地看着这个不同寻常的小女娃。
只有父亲蔡邕没有出声。他的嘴角只是微微地动了一下。因为,在他心里早已有了今天的答案。通过对这个小女儿几个月来的观察,他认定这不是个寻常女孩儿,是一个可与男性相抗衡的聪慧女儿,是一个可以培育成顶尖人才的女儿。
在大家一片欢呼声中,得意非常的——蔡琰,左手又伸向了一把琴,胖胖的小手把琴弦拨弄得铮铮作响。
“快看啊,她还要弹琴!”丫鬟翠翠又尖叫起来。
蔡琰的小手继续在琴弦上拨弄着。
“哈哈,”爷爷蔡棱终于忍不住夸奖开了:“邕儿,你这个小女儿啊,只对笔墨纸砚,琴棋书画感兴趣,或许将来能够继承你的才华啊。”
“是哦,你可得好好培养培养,咱蔡家也试一试,看看能不能培养个班超或者卓文君出来。”叔爷爷蔡质也笑哈哈地感叹道。
西汉的卓文君,是大富商的女儿,举国上下闻名的才女,她和才子司马相如相互爱慕的故事,举国上下人人皆知。东汉才女班超,因与父兄一起书写历史典籍而闻名于世。
“父亲和叔父大人所言极是。孩儿一定悉心教诲,努力让她成材。”蔡邕对两位长辈说。
这时,在一旁抱着蔡珪的魏金凤不高兴了。她看到全家上下以及长辈,都对这个大奶奶生的女娃如此器重,自己的女儿仿佛不存在,心里的郁闷纠结着,她抱起自己的女儿,在众目睽睽之下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