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翠见到小姑子吃惊的表情,笑了笑,“一开始是会累,后来便不觉得了。”
即便磨完的粉刚蒸过,搡捣间还是十分耗费体力,沈芊芊看着大哥大嫂两人轮流杵臼,想着往年这活便是大哥二哥娘亲三人在忙碌,而原身是在干嘛呢。
哎,她越想越觉得这原身可真不是个东西,从未体谅过家里人的不易。
沈大看着四五个木桶装的米粉团,便觉得奇怪,“即便是送我岳家,也不需要这么多的年糕,小妹难不成是打算聚鲜居也卖年糕么?”
这恐怕不是那么好卖,毕竟年糕是家家户户都会做的,在冬季,年糕可是能从腊月吃到来春,乡下人最喜欢储存的便是这类能久放的食物了。
沈芊芊站在案板上揉压搡捣好的米粉团,累得是气喘吁吁,她抬起袖子擦了擦汗,为了方便干活,她让娘亲给大家做了袖套,如今倒是方便她擦汗了。
索性先坐下休息了会儿,笑道:“大哥大嫂,今年我们开了店,早先娘亲就提过,甭管说有没有赚钱,年节总得给熟人送些吃的。
礼不用太重,但也不要太轻,不然以后人家要说我们数典忘祖,我可不能向陈家一般,中了个秀才就忘了自己的祖宗。
所以啊,到时咱家就给亲朋好友送些年糕,还有接下去做的腊肠。”
说到腊肠,沈大和何小翠二人互相看了一眼,突然就笑了出来,两夫妻先前还在疑惑,怎么小妹就多买了一只猪回来呢,原来是早就考虑好了年节的礼。
沈大憨憨笑道:“就按照小妹说的做。”
周氏过来帮忙就看到和乐融融的一家人,心里欣慰,若是个争强好胜的大嫂必定要觉得小姑子花钱大手大脚,渐而心中不痛快,也就何小翠这样的和气相让的才不会心生间隙。
她过来帮着揉压米粉团,看到板上的青色粉末,便想到小女儿说过的何三丫头给送来的艾叶。
“何村长的三女儿说是她小姨喜欢聚鲜居的清蒸螃蟹,家里有多的艾叶就托她送来。”
艾草是不值钱,但对于储存不够的人来说,何小姨确实是挺有心的了,周氏倒是好奇何家村的村长对沈家是如何看法。
“这次沈家也入股了黑山岛的海带养殖,怎么不见你们去商量个议程呢?”
沈芊芊笑着解释,“娘,不急的,得先去勘探地形,还得打造海带生长所需要的伐架和绳子,这些一时半会是准备不齐全的,估摸着要到来春才能开始养殖。”
“娘,这些还有苏大夫的远叔在同吴村长何村长他们商量,我们沈家只需要养殖的时候到场即可,其他的咱们也帮不上忙。”沈大老实说道。
周氏点了点头,“既然村长他们这样吩咐,咱们就照着做,远兄弟办事妥帖,若是有事就会来通知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