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晚饭,点了油灯,沈家的人习惯了在灯下一起算账。
沈大:“今天来买干海带的人明显少了,我问了,说是城里的管事去孙东家那里采买。”
每次管事来采买,是负责一大府上的人口吃食,干海带一买就是六七斤,极为可观,少了管事的们后,店里囤积的干海带就多了起来。
沈二:“幸亏海带可以存放一年,就放在店里慢慢消耗,等到夏天退出小妹做的那道凉拌海带丝,定会重新好卖起来。”
“对于海带的需求,城里的会比咱们村里要大,下个月孙东家那边就要加量。”沈芊芊在笔记上记下了这点,提醒到时要多给孙东家准备些才不会手忙脚乱。
沈大和沈二同时望向沈昀玉,就想知道今天村里发生什么事来,到如今两人还不知沈昀玉真实身份,只还以为和以前一样,沈昀玉是沈家为数不多的,挺讨村里人欢喜的少年郎。
每一天的餐桌上,几乎都是沈昀玉在给他们汇报村子当天的趣事。
“三弟为何最近很少说话,是喉咙不舒服?要不等会儿去苏大夫那儿拿贴药?”
沈昀玉翻了个白眼,“我知道你们想问什么,最近我鲜少往人群中凑,也就下午去沙滩走了一遭,别说啊,最近好多人捡到了稀奇古怪的东西,有人在猜测是不是要有大风或者寒潮来袭。”
听到这话,几人脸上担忧不已。
“咱们店里如今卖得最稳定的就是海蛎和海带,其他的诸如小鱼干、带鱼、螃蟹、竹蛏都是有季节性的。”
大小鱼都有自己特定的繁衍季节,村里人迷信,除了渔汛期间外的捕捞都得问过神明。
倘若一味捕杀来年收获便会减少,于是村长得领着渔民定时举行祭拜,根据老祖宗给的时间段,安排渔场和捕鱼时间。
“如今正是冬汛,鲨鱼较多,但我们店又用不到,而林家捕捞到的螃蟹多是送往大户人家。”
“这也是无可厚非,林家同乌溪镇的大户人家合作这么多年,情分比我们来得深厚,况且他们给的银钱多,咱们抢不到也是正常的。”沈芊芊看的挺通透,她此刻也是庆幸多了海带来维持店里的卖买。
“冬季咱们店里卖的鱼多是向林家购买的红头鱼,香辣口味不太好卖,我建议改成骨酥鱼。”沈芊芊打算改良香辣小鱼干的方子,换成酥鱼罐头这道菜肴。
骨酥鱼便是鱼的骨头都能直接吃下去,不用挑刺,非常适合用作下酒菜。
唯一的缺点便是有点耗油,但如今的沈家赚到的钱完全可以负担这道菜的成本。
沈大和沈二眼睛一亮,对小妹佩服不已,“是不是苏大夫又送你书本了?”
“是啊,小妹你的脑袋瓜子特别灵活,怎么一说就有一张菜谱,老厉害了。”沈昀玉笑着打趣。
说的一家哈哈笑了出来,周氏看着油灯下几个孩子鲜亮的面庞,心里软乎乎。
想到小女儿今天昏倒,本来打算等大儿媳妇进门,一大家子去给妈祖娘娘龙王庙上香。
周氏觉得先提前,后天就去上香,到时大儿媳进门,再带老大一家去一趟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