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渔船船长林路醒来发觉肠胃似有砂石在摩挲一般,难受到无法上船掌舵,便让大儿子和二儿子过去指挥行船。
他自己喝完白米汤后便去苏家寻苏大夫看胃病,到了苏家却是只看到一个大约十二三岁的小药童,一开始他还以为是苏家遭了贼,后来得知是小药童是渔湾集的药馆过来送草药给苏大夫。
林路不疑有他,他想着是苏大夫平时如此忙碌,一天下来至少没得休息的时间,怎么能再有精力上山采草药呢,肯定是药馆进的药材。
“苏大夫有说去了哪里吗?我这肚子恐怕还得找苏大夫把一下脉才行。”
小药童七岁开始学医,如今十三岁,正是想大显身手的年纪,他也不客气,直接让林路坐好,听了一刻钟的脉后,小药童便问他最近是否吃过什么药,还有三餐是如何安排的。
听到在几天前曾经吃过苏瑜的肠胃药丸之后,小药童略感兴趣:“你说一吃下去,痛感立马减少了许多?”
在他看来,苏大夫的药肯定含了颠茄浆果的成分,但这浆果是有毒性,也不知苏大夫是如何提取出来。
“我师傅说苏先生对于药量的把控十分精准,看来师傅推崇苏先生是没错的,我还是小瞧了苏先生的制药技能。”
他心思转得快,几下就给开了药方,厅堂旁左右各有一间偏厅,一间是抓药房,一间则是病人休息的房屋。
小童顺便去将药给抓了,三包药只收了林路七十五文钱,林路给了钱提着药包出来,稀里糊涂想着:上次在客栈竟然忘了给苏大夫药钱了!
越想越臊得慌,就想赶紧回家找妻子商量一番,接下去就是重阳节,看要送什么礼物较为合适。
走到半路,见渔村口有牛车来回,驾驶牛车的人不是附近的村民,林路提着药包也不急着回家,去了一趟村口。
吴村长也在,林路便上前问是哪家在建新房,牛车上载了砖石,是以他才会如此一问。
小渔村是多姓氏组成的,周围更有几个大村围成大村落,后来吴家出了一个嫁到卫所的姨娘之后,水涨船高,吴家最有钱的人家便成了小渔村的村长。
“牛车往沈家去的。”吴村长背着手,嘴边咬着一烟杆,眉头紧锁,“沈家发大财了?”
他也没指望林路会回答,村长心里的算盘打得劈啪响,村里的村长一般是官府指定人来当,而最有钱的就有可能被选上,也不知沈家以后会不会影响到他的地位。
一想到如此,他就坐不住,非得去沈家打探清楚不可。
林路见吴村长走得飞快,顿时好奇不已,跟了上去,就见到沈家院子大门外热热闹闹,沈芊芊穿着粗布衣裳同车夫卸牛车上的砖头。
而本该在苏家的苏瑜却是站在水泥旁同工匠聊些什么话。
苏瑜在村里有极大的威望,谁家有个头疼发热都得仰仗他,就连吴村长也是对他客客气气。
吴村长先是同苏瑜作揖后才好奇问他们在忙碌什么,一听说是在建造土窑非新房,他顿时舒了一口气,再看看沈家泥土斑驳脱落的外墙,终是放下心来。
只要不影响到他村长的地位,什么都好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