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条作坊,新来的妇人们也已经渐渐上手,作坊算是正常的运营起来了。
秋婶子如今算是这辣条作坊的二把手,作坊里大大小小的事,她都处理的越来越得心应手。
孙月也慢慢将手中的许多事交给了秋婶子几人,她好专心筹划农家乐的事。
这一日,孙月照例去辣条作坊里看了一会儿,就听见几个妇人坐在一起,一边做活一边聊天。
几个人聊的起劲,一看见她,都纷纷同她打招呼。
“月娘来了。”
孙月点点头:“我刚和好像听见婶子们在说什么学堂?”
“是啊,月娘,咱们村里最近来了个教书先生,前几日找到了村长,说是要在我们村里修学堂呢。”
“这可是好事啊!”孙月问了一连串问题,“那位教书先生现在何处?学堂何时上课?可开始招收学生了?”
孙月如今是辣条作坊的老板,平日里在大家面前也是颇为沉静,还很少这般喜形于色。
有人疑惑问:“月娘,你怎么这么激动?”
孙月笑了笑:“我家里不是有几个孩子吗?正是到了上学的年龄了,我本来还在想该如何才能找到学堂让孩子们去上学,现在咱村来了教书先生,这不是瞌睡来了就有人递枕头吗?实在是太好了。”
听了这话,大家纷纷点头:“来了教书先生,确实是好事,不求孩子们多么有本事,能认点字也是好的。”
“至于你问的这些问题,我们也都不清楚,你不如去问一问那位先生,那教书先生来咱村还不久,村长就给他安排了村东头那里的一处荒废的屋子住下,学堂似乎也快要开始修建了。”
孙月又仔细问了一下地址,这才离开作坊。
村东头,一处木屋坐落在此处,孙月擦了擦额头的汗水,上前敲了敲门:“请问先生在家吗?”
脚步声近,木屋被人打开,孙月看见一个身穿蓝色衣袍的男子。
这人长身玉立,相貌堂堂,气质温文尔雅。
他看见孙月,目光微微怔愣。
孙月道:“先生您好,我是桃源村人,听闻先生要在桃源村开设学堂,特来拜访。”
她话说完,却见这教书先生看着她,没有反应。
孙月有些疑惑:“先生?先生?”
男子回过神来,拱手道:“抱歉,在下觉得夫人有些面善,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一时有些出神,无理之处,还望夫人莫怪。”
这人身上有一股浓浓的书卷气,孙月说话也下意识地开始咬文嚼字起来:“没事,我也是贸然上门,若有打扰先生之处,还望先生海涵。”
男子微微一笑:“无妨,就是不知夫人今日上门,所为何事?”
“我是听闻村里来了一位教书先生,刚好家里有几个孩子到了读书的年龄了,就想问想问先生什么时候开始讲学?可收了学生?”
“原来是为此事,讲学一事,待学堂修好便可开始,至于学生,还未开始招收。”
孙月一喜,连忙道:“那可否为我家孩子留几个名额?等先生的学堂开课,我便送他们过来。”
男子微微颔首:“夫人家中有适龄的孩子,到时送来便是。”
得到了满意的答案,孙月也没有久留,说了几句就离开了。
男子站在门前,看着孙月远去的背影,若有所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