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规矩繁琐,从纳彩问名到纳吉,前后足足经历了一个月,才终于将大喜的日子定了下来。
墨子召的父亲勤王后意外去世,母亲也跟着一病不起。整个墨家,只剩下墨子召孤身一人。
幼帝体恤他最敬爱的太傅,便减少了提亲纳征的环节。
今日宣他入宫,只是为了能在大婚前见上太傅一面。
谁料,墨子召依然带着求亲信,六十箱聘礼和一只稀有的纯白大雁站在宣政殿上。
皇位上的半大小孩两脚悬空,一脸好奇看着墨子召,奶声奶气地问:“太傅,为何要送大雁?”
“陛下还小,等有朝一日迎娶帝后时便知是何意。”
墨子召在陛
小皇帝在别人面前恪尽威严,偏偏在太傅面前总想耍耍小孩子脾气。
从皇位上蹦跶下来,径直走下朝,走到墨子召地身边。
他也循循蹲下来里,若退去了君臣的身份,两个人倒像是一对亲密的父子。
“母后让朕转告太傅,皇姐是她最心疼的女儿,希望太傅能好好待她。”
墨子召眉头轻轻一蹙,很快又消失,脸上依然是淡然平静。
小皇帝又开口,“不过我觉得,太傅你定是会喜欢皇姐的。”
“陛下何以见得?”
只见身前小孩子退后两步,双手叉腰,脸上写满了骄傲的神情。
炫耀道:“皇姐是南周国最美的女子,是‘再世昭君’,太傅难道不爱美人?”
这疑问逗笑了墨子召,可他起身后又恢复了严肃。
双手交叉看向小皇帝,“陛下,昨日让你温习的课本,可读熟了?”
最后,在陛下负手悻悻离开,才算是结束了对话。
出了宣政殿,墨子召正要往西宫门回府时,突然马车被人拦住。
来人是一个举止端庄,有品阶的女官,“墨大人,公主想请您去岐南宫一聚。”
他记得一个月前,几乎一样的情形出现在面前。
公主近前服侍的宫女请他去岐南宫,却恰巧看到她和苏家公子幽会的画面。
如今旧事重演,她不累,他都嫌烦了。
可对方似乎预料到了墨子召的反应。再次行礼道:“公主说她欠大人一个解释。”
墨子召不差这个解释。
只不过他想要确认一些事情倒是真的。
于是,仪态优雅地从马车上走下来,平淡地吩咐,“去岐南宫。”
……
初春三月,料峭难挡。
皇帝年纪尚幼,后宫各殿皆空置。
岐南宫曾是贤仁公主生母的宫殿。她去世以后,公主便理所当然的把这一处当作她自己的。
宫殿中有一处清池,一年四季都栽种着睡莲。哪怕是冬季,也不曾短缺。
贤仁公主很钟爱睡莲。可楚沫不喜欢,她总觉得这花过于无用。
不过今日,她没时间在意这池中的花。
从玉辇上下来,楚沫一身胭脂红齐胸襦裙搭配一件练白短褥,柔软的裙子随着她的动作,摇曳生姿。
一只脚刚踏入进前院,便听见一曲悠扬古琴声。
这声音来得有些刻意,像是故意在等她。
她走到长廊下悠闲坐下,背靠在木头柱上,显得几分悠闲,却又和抚琴之人保持着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