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儿子也不好在老娘的房里多待,都出去了。
孙澜第二天自己出去找便宜女儿,她凭着一点小特权,会做生意,能做生意,刚好今天回来了。
孙澜去找她聊天,她家房间口还挂着厚帘子,还有火可以拷。还挺暖和的,孙澜暗暗后悔自己为什么要弄什么冷水洗脚训练,搞得自己也要躲着烤火。
孙澜找到田小红跟她聊天说:“现在你做生意也赚了这么多钱。我打算在外面,住在那个黄忠以前的宅子里,你是还住在这里吗?”
“哎,你又跑到外头去了。随便你住哪,我管不着,反正我哪也不去。”田小红看起来并不怎么想说话,阴阳怪气的。
孙澜不喜欢她的语气。换了个话题,对她的两个双胞胎女儿说:“哎呀,长得真像,真好看。不过小东还是这么瘦啊,多吃点。”
母亲哪有不疼儿女的,不爱别人夸儿女的。果然她就笑着接话了:“也没有,现在生活好了,怎么不胖啊。两个双胞胎每天要吃多少零食啊,日子过得比起来好多了。”
孙澜知道田小红说话爱夸张,也没有信。田小红又埋怨道:“我听说前头那口子死了个人,是乞丐。你埋了他,你管那些干嘛?”
田小红有些嫌弃。虽然孙澜其实也并不是很乐意帮忙,但是看到田小红这个态度,她说:
“我乐意。积阴德的事,你这么大反应干嘛?我们这么有钱埋个人怎么啦?”
“什么怎么了。你是我娘,我能怎么着?你就是把银子扔了,跟乞丐去了,我能怎么说?田小红怒道。
两人之间的紧张气氛,甚至让孩子都受到了影响。几个孩子都跑出去玩了,不愿在屋子里多待。
“我不是没过过苦日子,我知道世道对穷人是残酷的。我要是穷,死了也没有人会帮我。现在有钱了,也不想帮别人。”田小红说。
话不投机半句多,孙澜搭话,走了。
过了些日子,孙澜就搬家了。现在平民区买的这个宅子就要先空着,孙澜和家里其他人去了有人守卫有高墙大院的大宅院。
这宅子很有意思,虽然规划得不太齐整。但功能还是很分明的。进门就看到左右厢房和正中间的堂屋。
要是从堂屋那进去了,就会看到后面又是一个花园,左右两边有小道。花园里有一个小池子,里面有鱼。
这还不算,里面竟有一株腊梅,在春天的开着。还有橘子树,李子树,桃树。还有土豆,辣椒,
然后穿过花园。又是堂屋一样的建筑,再过去就是一片空地。空地对面就是祭祀先祖的地方。
整个屋子有价值的地方都让黄忠的亲戚搬空了。牌位也带走了,宅子里没有人气。
这是大格局。旁边还有一块儿长方形的狭窄的地方。有个角门连通那个地方。
靠近花园和祭祖地方的是牛棚,马厩。靠近大门的是奴仆住的低矮的小房子,
这地方挺大,又漂亮,白墙黛瓦的,孙澜还满意。当天就把家搬过去了,奴仆们也都到位了。
以后也没什么休息不休息的,按照惯例来。年节给东西回家去。
以后自己就是老太太了。几个儿子走出去也可以被叫做老爷了,几个小孩儿也都是少爷小姐了。
孙澜是个比较爱玩手账的人,她不大愿意看到以前的屋子空着。那么那个场地干点什么好呢。
有一天确定下来了。太白人柳青捡了一个被遗弃的女婴,抱过来送到孙澜手上了。
这里没有育婴堂,一般只有县里才有,这种小地方是没有的。那是因为大多女婴都是溺死了。
遗弃的还是比较少,一般都是穷人家舍不得,但又养不起,丢了,希望遇上个好心人收养了。
孙澜于是想到以后要办女子学堂,这样的弃婴可以收养下来,以后送到学校去读书。
这些女孩子将来都能让自己过得更好。不亏,不亏,都养到以前的房里去。
孙澜不是想赚钱,育婴堂是慈善组织,因此正规的手续很容易就办好了。虽然也没什么手续。
她请了三个照顾女娃儿的老太太,还有三个喜欢小孩的中年妇女一起去照顾孩子。
在这过程中,因为专注于有关婴儿的事,其他人又发现了好几个女婴,都送过来了。
最后房子里总共住了有了十个女婴,男婴一个也没有。孙澜还请了个无儿无女,想享受天伦之乐的老头来看守。
孙澜做的毫无疑问是件好事,她动静又大,自然事迹在这个小小的镇子上被广泛传播。
一个月的时间里,说八卦不谈到这事大家都觉得少说了什么。甚至李燕都找到了孙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