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325章惴惴不安(1 / 2)

顾家没落后,顾家的旁支就开始觊觎顾家偌大的产业。

顾老爷子病逝之后,顾延韬独揽了顾氏一族,把持朝政。他虽然是个文臣,但他手握兵权,朝廷无人敢招惹他。

顾延韬的三个女婿,也各有作为。

除了顾延韬自己的嫡系,其余旁支,全部听命于他。顾瑾之的父亲,就是他的嫡系中的嫡系。

他把持朝纲,一手遮天。

朝堂内外,都是顾延韬的人。

只有顾瑾之的母亲,和她兄长,以及叔伯们。

当初的顾延韬,对待他们兄弟,也非常严苛,不准他们结党营私。他甚至不准他们兄弟结拜为义兄弟。

顾延韬是个极度自负、又极度霸道的人。

他不许任何人背叛他。

顾瑾之的叔伯们,都是读书种子。他们没有经商,也没什么建树。顾延韬怕他们结党营私,暗中联络。

顾瑾之的祖父在世的时候,也曾经和同僚勾搭。

顾延韬把他们全部抓起来,投入大牢。

他杀鸡儆猴。

从此之后,没有人敢和同僚们往来。

顾延韬对顾氏族人管束严密,却对自己的两个女儿和侄儿,宽容得过份。他的女儿,他不会亏待。

顾延韬是个很有魄力和胆识的男人。

他有谋略。

可惜,他生错了时代。

他遇到了朱仲钧的父亲朱祁镇。

朱祁镇是太子的伴读,他从小跟着太子读书。朱祁镇学习骑射,武艺娴熟。他在太子麾下,是个猛将。

他是皇帝的左膀右臂。

皇帝登基后,太子也顺理成章登基为帝。朱祁镇也做了皇帝,和太子关系极好。

太子是嫡出,是正统。他登基之后,就立朱祁镇为太傅。

顾家的叔伯们,纷纷进谏,让太子收敛性格,免得让人看轻,坏了江山社稷。

可太子根本不听。

皇帝也觉得太子不稳妥,让朱祁镇辅佐太子。

朱祁镇很忠诚,他一直效忠太子。

太子登基后,皇帝让朱祁镇做摄政王。

太子是摄政,实际上他没有权利干涉朝政。朝政大小事务,仍由皇帝做主。

顾家的叔伯们见状,又怂恿太子立朱祁镇为摄政王。

可太子坚决不愿意。

他觉得朱祁镇的能耐太强大了,怕他威胁到他的江山。

皇帝也是这么想的。

他也想废黜朱祁镇的摄政之权。

可朱祁镇毕竟是皇室宗亲,皇帝舍不得放弃他。

他们彼此提防,争斗得愈演愈烈。

太子不想朱祁镇夺权。

朱祁镇也担心太子夺取了他的摄政之权,将来篡权夺位。

皇帝和朱祁镇,都不肯退步。

双方互相牵制。

顾瑾之的母亲,就成了两边夹缝的存在。

她在中间很尴尬,每日惴惴不安。

直到她的母亲去世。

母亲去世之前,叮嘱她不要和叔伯们闹翻。

他们认为,顾家的财富和声誉,应该归他们。

顾瑾之的父亲,是个有远见的人。他不仅仅是个武将,他还有远见。他知道如果没有权势傍身,那些叔伯们不会真正尊敬他的。

他把整个家交付给顾瑾之的父亲,也是信任他的。

他说,等顾瑾之年纪稍微大了,就把爵位传给顾瑾之。而且,他也把顾家的钱财交予顾瑾之,让她带去京城。

顾瑾之的父亲早年经商赚了不少钱。

顾瑾之是个姑娘家,她用那笔银子养家糊口足够了。

父亲留给她的东西,不需要她去操心。

他不希望顾瑾之参与家族的内斗,让顾家失衡,毁掉了这个庞大的家族。

顾瑾之的父亲很爱她,他宁愿自己辛苦,也不想顾瑾之受委屈。

所以,即使他不在了,他还是要求女儿不掺合顾家的事。

顾瑾之懂事孝顺,从未忤逆父亲的遗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