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皇上的一句话把慕容懿惊到了,吓了一跳。
“居然有人敢向朕说出倒戈二字!他们都是活腻歪了吗?向敌人投降,这是朕最看不惯的行为!”
“皇上,我们,和蒙古亲王所带领的匈奴,要交战了吗?”
慕容懿还是很聪明的,一句话就听出了要作战。
“何出此言?”
宋恒也惊讶到了,为什么他每次都能猜的这么准,真不愧是神童。
“奏折里面朝中大臣想要倒戈,那必将是要作战,而现在想要引战的应该也就只有蒙古亲王一个人了,况且匈奴那边一直不太太平,虽然屈服,但也只是表面,当初我父亲去世,蒙古亲王没有了对手,但是兵力却被极大的削弱了,所以他不能反抗,只能静静的等待时机。”
慕容懿说的这些都很对,蒙古亲王确实想要叛乱。
甚至已经派人来皇宫告诉皇上,要决一胜负。
真的是荒谬!
宋恒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些大臣居然想要倒戈。
“臣提议,对于蒙古亲王提出的作战一说,陈认为现在我国兵力极大的削弱,况且没有良将可以带兵作战,倒戈和解,兴许还有出路。”
这群怂包大臣,这等事面前都已经认怂了。
“他们眼里还有这个国家吗?还有朕这个君王吗?”
“那皇上可知这些上书的人他们更偏向于谁呢?是谁那一边的人?”
慕容懿一句话提醒到了皇上,大臣不会无缘无故提出倒戈的想法的,也没有那么大的胆子敢提出来,必定背后是有人指使的。
宋恒一一翻看着奏折。
对于大臣的名字他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
太后亲近的那些大臣他也是知道的,平时只不过是装傻充愣罢了。
“李政,韩言成,赵国义…”
“这些可都是太后的心腹,他们这样做必定是为了太后,即便现在太后被困在慈宁宫,朕看着他一点也不消停。”
但是上书的人太多了,几乎占了一半。
看来太后为了拉拢他们,费了不小的力气。
“那我们现在需要做什么吗?”
慕容懿对于这样的事也是没有经历过,不过按照以前做杀手的习惯,自然是想到要杀了他们。
但是现在是在皇宫,他不能这样,所有的一切都不能凭着自己的心性去做。
“朕知道根源在哪儿,现在陪朕去一趟慈宁宫,把姒月抱上。”
宋恒这一次居然要带女儿去,真是奇了怪了,让人想不通。
慕容懿赶忙去公主寝殿抱上公主,皇上特地吩咐,不许带任何乳母。
片刻,他已经抱着公主来了,宋姒月也正纳闷呢,明明刚走没多久,怎么又突然把自己抱了出来,这次还这么慌慌张张的,还不许人跟着。
不过被慕容懿抱着,宋姒月心里倒是欢喜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