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着聊着,就聊到了李翠玉的两个女儿,表示老四莫云已经十八了,是不是该嫁人了?
然后有人开始扒拉自家亲戚,看能不能扒拉出一个拿得出手的。
周大娘一听,顿时心里有些不舒服。
“她女儿有什么好啊?一个个娇气的要死,不会做家务,也不会下地干活,全靠几个嫂子养……就这样的女人嫁进了家里,还能有安生日子?”周大娘说道,“这哪里是娶媳妇啊,怕不是娶一个祖宗回来伺候。”
“那有啥,人家娘有本事,要是娶了她女儿,就能搞到一个城里临时工的活,不也是赚了吗?嫁人嫁汉,穿衣吃饭,这姑娘再娇气,娶进了门,为了那一口吃的,自己还不得麻溜一点?”那位大娘说道,“莫大娘自己都那么能干,她女儿能差了?咱也不指望她女儿洗衣服做饭做得有多好,能过得去就行。”
“哎哟,你这话就过了,什么叫过得去啊,你看她家的两个女儿,哪个出来洗衣服了?不是她们三个嫂嫂,就是莫莉……要我说,就算你们要挑,也应该挑莫莉。莫莉还会读书呢,娶回来就有工分可拿,不挑她挑谁啊?”
“莫莉不是还小嘛,人家才十四、十五……等她嫁过来,识字班还在不在都不知道。再说了,莫大娘肯定更疼女儿,疼女儿就得疼女婿,哪能会疼到隔房的侄女婿去?”
……
周大娘当然知道这一点了,但她又不是真想让他们娶李翠玉的女儿,这不是使坏嘛。
所以,她一个劲地拿莫云、莫樱和莫莉比,说莫莉这好,那好,打小就是干活的一把好手。小小年纪,就开始下地,又是洗衣服脏了,又是烧火做饭,带侄子侄女,一看就是一个勤劳的。
噼里啪啦说了那么一通,确实有人打了退堂鼓。
虽然李翠玉很有本事,以后肯定会照应女婿,可是这姑娘要是懒得自己的内衣都不愿意洗,拿去给堂妹洗,那就有些……
“这么懒的姑娘,这要娶进了门,你怎么知道她会干活?要是她不乐意呢?”周大娘眼看计策要成,心里偷笑,赶紧加了一把火,“十里八乡,还缺懒姑娘吗?你们看看那些懒姑娘娶进门后,家里过的是什么日子?再看看莫云、莫樱……大概是什么样子,心里就有数了。”
大家也只是猜测,觉得李翠玉以后会照顾女婿,但是万一呢?
万一没照应的机会,或者人家只想照顾儿子,不想照顾女婿呢?
嫁出云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谁不想自家儿子好?
要有好机会,肯定先紧着自家儿子啊。
这么一说以后,打退堂鼓的人更多了。
李翠玉不知道,她要是知道周大娘凭着一张嘴,就帮她女儿、侄女退了不少“亲”,怕不得感谢周大娘。
她的野心可大着呢,那么“鼓励”女儿、侄女读书,就没想把她们嫁在村子里。只要她们自己愿意努力,凭她的本事,让她们进个城简直不要太容易。
但到了城里能不能站住脚,好过日子,就要看她们自己了。
但不管怎么样,就算莫云、莫樱再差,有她这个未来的大科学家老娘当靠山,只要她们不自己作死,想来日子也不会太难过。
她手指缝里露一点,也能让她们温饱了。
只不过李翠玉不愿意养废她们,更希望她们能自力更生,所以她提供的是“机会”,而不是“东西”。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她能给外人机会,让外人有个腾跃的机会,自然也会给自己的儿女。除非多次**以后,他们实在是不争气,她也就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