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儿朕就吩咐国师安排事宜。言儿便放心吧。”赵桢紧紧的搂住德言说。
这一天,当太阳的第一缕晨光洒下来的时候,德言就已经站在了皇家道场上。金灿灿的阳光照在道场上显得一丝庄严和神圣。
大月的皇家道场十分的开阔,在正东、正南、正西、正北的方位矗立着四根擎天柱,雕漆的柱子上分别刻画出了上古的神兽青龙、朱雀、白虎和玄武,象征着四方的势力。
道场的中间是一个高台,这个高台距离地面百余节阶梯,站在道场周围人无不仰望着高台上的神明的使者。
这百余节的阶梯不仅仅是为了将神坛高高的撑起,它象征着神坛的高洁和仰望,还有只有在经历了登阶梯的万般劫难之后才能最后登顶的意义,这样的人才有资格获得神明的承认和赐福。
在高台上设立了一个神坛,神坛做工精美,五条游龙遨游其中栩栩如生。国师身穿白色的长袍虔诚的吟唱着。
他在为德言小产的皇子作超度祭祀。
只见德言今日神态庄重,身穿妃制的正装,静静的站在国师的身边,整个人庄严肃穆。吟唱的时间是很长的,但是德言依旧稳如泰山,连一丝的晃动都不曾。
而目睹这场祭祀的人们看到高台上的德言,在阳光照射在她的身上的时候,仿佛看到了有神光笼罩着德言,恍若天女降临。
皇后站在高台下沉着脸色,她不愿意仰头去看站在高台上的德言,只有别人仰望她的份,她周梦月才是站在高处的人。
但是当周梦月听到周围人对德言的赞赏和表扬,周梦月的心里十分不痛快,但是作为皇后她不能失态,尤其在皇家道场上。
大月的百姓归顺于大月皇帝的统治,但是大月的百姓同样信奉着神明。而国师大人就是与神明沟通的使者。
大月的国师没有实权,但是他掌管所有关于祭祀的事宜,他不问政事,但是却深得皇帝的信任。
皇家的道场自开国以来便已经建立,是历届国师上达天听,沟通神明的地方。唯有皇家的人才可以进入皇家道场,而祭祀的高台却只有经过国师的允许才能登上。即使是赵桢本人也不过是在登上帝位的时候遵循祖制上过神坛接受过祭天祈福罢了。
如此而言,德言是难得的机遇获得了国师的允许斋戒沐浴后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开始登上这象征着天路的百余节阶梯,方能在第一缕阳光下登顶。
所以今天的德言天不亮便起身沐浴,身披正装随着御驾来到皇家道场,而皇后自然不能缺席,却只能站在底下观望,这如何能让周梦月咽下这口气。
即便是当年赵志立为太子祭天的时候,周梦月作为生母都不能登上那个神坛,而如今的德言不过是小产便一举登顶,此等的荣耀是几辈子修不来的。
祭祀已经进行到了关键的时刻,国师闭着的眼睛猛然睁开,他不敢置信的看着面前的神坛,他略微的思索一番便下了一个决定。
德言见国师听了下来也不由的惊讶,她看向前方的国师,只见他咬破了指尖,取了一滴自己的指尖血猛地洒向神坛,德言见神坛里似乎是金光一闪便再也没有了动静。
而国师则收了式,转身看向德言,淡淡的说,“娘娘,我们下去吧。”
德言见此皱着眉,虽然赵洛曾和她事先提起过要进行祭祀,但是德言却不想因为抓住幕后黑手只是走一个过场,这个孩子她倾注了自己的心血和爱,她是真心想要为孩子好,所以她看到国师的深色似乎有些不对劲的时候,心里是情不自禁的担心起来。
“国师大人,是否有什么不妥?”
“娘娘,我们还是先下去吧。”国师依旧带着微笑,他抬抬手让德言稍安勿躁。
一直在旁边静静看着仪式的赵桢突然看到国师停止了祭祀,领着德言下了神坛心下也十分的疑惑,但是仍然耐心的等候着,他相信国师一定会给他一个满意的答复。
登阶梯自然是艰难万分,但是从神坛下来却稍显轻松,不一会儿,就能看见国师走在前方,而德言跟在后面,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