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你们县的官仓还有多少?”有人冷笑道。
全州几乎所有郡县的官仓都快空了。
剩下不多的一点,都是留给他们自己的亲戚的,如何能够拿出来?
“那没办法,只能让人挨家挨户去搜粮了!”
“去年就遭遇了水灾,今年又去搜粮,怕是不妥……”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咱们就直接把官帽还给皇上得了!”有人怒道。
顿时,众人不吭声了。
但却有一人怒道:“岂有此理,为何不直接弹劾他李贺年?”
众人纷纷朝那人望去。
原来是常县的县令赵朴云。
此人为官清廉,一身傲骨,原本中了举进京赶考,也中了前二十,却因为不愿意送礼给当时的礼部官员,就被贬到了全州常县那贫瘠的地方。
但他为人正直,经过二十几年的治理,常县竟然成了全州唯一可以满足温饱的地方。
听到他发声,顿时有人讥讽道:“哟,老赵,听说这半年来就你们常县没人饿肚子,那你们的存粮一定比咱们多,这三百石粮食,你必须得出一百石!”
此人话一出,立刻就有人附和道:“是啊,全州就只有常县有存粮,你不多出一点怎么行?”
“就是!你就该出一百石!”
……
赵朴云却立刻拂袖而去。
他刚刚离开,立刻有人去告诉了李贺年:“李大人,老赵他们县可是整个全州唯一没有饿肚子的,让他出两百石粮食如何?”
李贺年冷笑:“听说他还提议准备弹劾本官?”
“是啊!”
“那就让他出三百石!”
“属下这就去起草文书!”那人喜滋滋道。
活该赵朴云,得罪了李贺年,就让他替所有人背黑锅!